陳時中:「COVID-19」是學名 俗名愛怎麼叫 是民眾的自由
記者:戴嘉芬 | 2021-02-14 16:04
指揮中心今(2/14)舉辦新春期間首場記者會,針對馬前總統提到武漢肺炎稱呼和中國疫苗一事,也做出回應。(圖/翻攝自衛福部YouTube)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2/14)在新春期間舉辦首場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無新增確診案例,已連續兩日「加零」,距離上一次連兩日「加零」,已是78天前,希望能夠繼續維持下去。
目前部桃案總計隔離4,346人,包括社區845人,回溯採檢目標是3,501人。應採3,423人,有78人因離境或死亡無法採檢。其中有3,414人已採檢完皆為陰性,僅剩下9人正安排後續採檢。
陳時中今早到台中檢疫所巡查;他說,集中檢疫所是台灣很重要的防線,裡面住了2萬5千人左右,累計至今共有331人確診。意謂台灣近千例確診人數中,有三分之一是在這個檢疫所被發現。倘若其中有一人在外面趴趴走,對台灣的防疫都會造成很大的威脅。
針對前總統馬英九在過年期間,呼籲國人勿用武漢肺炎來稱呼「COVID-19」,也不要拒絕中國疫苗一事。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都是直接使用「COVID-19」這個名詞;而「COVID-19」之所以會讓大家感到強烈的威脅性,就是從武漢封城開始,全世界才驚覺到疫情嚴重性。雖然大家各有名詞使用上的差異,但指揮中心仍繼續使用「COVID-19」一詞。
至於是否讓國內民眾用詞統一為「新冠肺炎」或「COVID-19」?陳時中表示,「大家在討論各種事情時,都有使用學名跟俗名的習慣,這幾個月下來,民眾也都跟著指揮中心使用學名:「COVID-19」。至於”俗名”的話,台灣是個有言論自由的社會,大家要怎麼稱呼,只要不帶有侮辱性的言詞,基本上指揮中心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另針對中國疫苗為何沒有列入候選?陳時中則表示,「因為我們沒有相關技術資料,而且重要的相關文獻都沒有被發表;因此,專家學者們也無法討論相關事宜。但疫苗的安全性則是最重要的。現在台灣疫情相對平穩,所以針對疫苗的篩選,我們也相當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