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即時

疫情改變觀影生態!Netflix成霸主 奧斯卡入圍高達35項

影帝蓋瑞歐德曼在以黑白片手法呈現的《曼克》中,飾演經典名片《大國民》的編劇。(圖/摘自豆瓣網)

第93屆奧斯卡獎15日公布入圍名單,過往被視為異類的串流龍頭Netflix,在疫情中不意外大放異采,影史首度擊敗傳統電影公司總共入圍高達35項領先群雄,包括橫掃10項的最大贏家《曼克》、各入圍6項的《藍調天后》、《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反映的不僅僅是傳統戲院與網路平台在疫情中勢力的此消彼長,也強烈預言好萊塢電影產業的徹底改變。

全美目前已有逾5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雖隨疫苗接種與大眾衛生意識的改善,死亡曲線已呈緩降走勢,但至今美國每天仍有數百至破千人因新冠肺炎死亡,電影工業大鎮加州與紐約均已有逾5萬人死亡,分別是全美疫情死亡人數最高的兩州,不免讓人質疑,相較於每天上演的真實悲劇,奧斯卡上搬演的故事到底有多重要?

得利傳統大片延檔

同樣的質疑也發生在觀眾觀影的習慣,疫情徹底改寫全球消費影音娛樂的方式,歐美許多戲院至今無法開門營業,就算開門也似乎沒有值得「冒生命危險」去看的作品,此時串流平台無縫接軌成為王道。昨奧斯卡入圍名單中,串流平台作品的表現,雖多少得利於傳統大片延檔的真空效應,但仍是最好的品質加持,讓人們不由得思考,上戲院到底有多重要?

其實傳統戲院與傳統電影發行方式的頹勢很早就昭然若揭,過往的3D電影、近期以李安為首的120幀電影規格,都希望在家庭劇院硬體水準的提升下,能讓傳統戲院建立起無法在家重現的體驗,只是3D很快就失去吸引力,120幀電影則前途未明,戲院手上的牌愈打愈少,最終只能強打進電影院的儀式感,疫情則讓觀眾與整個產業必須赤裸裸正視傳統戲院的可取代性。

《花木蘭》直上串流

戲院一直視串流為死敵,擁有絕對話語權的戲院業者,過往要求電影上映至少90天後才可上架串流,但疫情中立場翻轉,去年慘賠45.9億美金(約1300億台幣)的全球最大連鎖影城集團AMC,去年與環球影業達成前所未聞的協議,其電影上映僅17天後就可上串流;新串流平台Paramont+上月也宣布旗下如《不可能的任務7》等傳統大作,都將在上映45天後就上架,更別說Disney+讓《花木蘭》乾脆直接跳過院線。

電影公司與戲院在疫情中漸行漸遠,大幅縮短的戲院獨占播映權,代表串流即使在疫情後也將持續是部分人消費電影的首選,疫情讓串流平台登上王道,同時拆解過往國際發行的鴻溝。鍾孟宏導演的《陽光普照》在Netflix上架後,立即獲得國際媒體的盛讚,雖最終未能入圍本屆奧斯卡,但該片在短時間內累積的奧斯卡聲量,恐怕是過去影人難以想像的光景,最壞的時代,也可能是最好的時代,台灣影人應該思考串流平台無國界的發行思維,讓好作品能在國際上被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