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變飯店王3/結合當地特色辦行程 用藝術維持飯店新鮮感
記者:朱晨寧 | 2021-04-02 06:00
連續兩屆獲易遊網票選為「台灣最美飯店」的「桃城茶樣子」,外觀以早期外銷茶葉的箱子為意象打造,大廳陳設茶葉罐及綠色牆面,呈現人文氛圍。(圖/王永泰攝、承億集團提供)
因為家貧,小學就去工地搬磚貼補家用的戴俊郎,12歲就決定創業,從監工開始做到建設公司老闆,靠的就是毅力及恆心,以及「將心比心」,讓客戶願意買單,而且成為嘉義市醫師及老師的購房首選。
「我賣預售屋,連房子內的插頭都會和買主商量位置,因為建築是一輩子的承諾。」承億建設成為嘉義前三大建商後,這位「被創業耽誤的建築師」發現了新天地。2008年,嘉義熄燈多年的「義美歌劇院」喊賣,戴俊郎花了8千萬元買下,再斥資1億5千萬元,以阿里山的檜木及櫻花為意象,將沒落劇院改造為「嘉義商旅」,為2011年成立的承億文旅打響名號。
「建設公司的投資報酬率近6成,但建物會因屋主改造或缺乏維護而褪色,旅館業毛利雖只有2成,但我蓋的旅館可以『保久』『保鮮』。」戴俊郎的藝術魂一經點燃,10年來又蓋了「淡水吹風」、「台中鳥日子」、「桃城茶樣子」(唯一買地自建)、「花蓮山知道」、「墾丁雅客小半島」等文旅,每間各有特色,在國旅市場備受好評。同時他搶進背包客市場,在嘉義、高雄、台南與花蓮推出類似國外青年旅館的「承億輕旅」。
戴俊郎透露他成功的關鍵是選址。「為了建案,我和團隊一起蹲點、田野調查,白天和晚上都要去晃晃、考慮四周氛圍,並避開嫌惡設施。文旅的選址時間更長,至少要3至4個月,觀察當地人的吃喝玩樂,才能以當地人的角度分享城市文化。」例如「桃城茶樣子」,以嘉義古法保存高山茶、層層堆疊的箱子打造建物外觀,內裝則以茶罐等裝飾表現。
此外,常出國參觀飯店的戴俊郎發現,「經營飯店若一成不變,超過3年,顧客就會失去新鮮感。」而他的「保鮮」祕訣,除了善用在地觀點打造旅遊體驗,就是「給年輕人機會」。「很多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沒有展示空間,就由我來提供,未來我也想做藝術經紀,幫他們做交易、支持他們。」
造訪過承億集團六家文旅的謝先生表示,「我喜歡各館結合當地特色,像墾丁雅客小半島有夜訪梅花鹿的生態行程,小孩就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