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綜合

冬季初春水位較低「大地震頻率高」? 中研院研究:有中度相關

(圖/報系資料照)

全台面臨缺水危機,為56年來最嚴重乾旱,中南部許多地區都開始實施限水政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許雅儒近日研究發現,過去400年和近20年來的季節地震活動度有中度相關,意味著台灣西部在每年水位較低的冬季及初春,大地震發生頻率較高。

許雅儒指出,台灣西部季節地震活動度在每年2月至4月達到峰值,而在7月至9月下降到最低值,與每年季節陸地儲水量波動呈現負相關,暗示季節水文荷重的變化是驅動地震活動度季節變化的主要機制,台灣東部深層地震的活動亦呈現同樣的行為。

2002-2018年期間台灣陸地地震活動分佈、地下水位及GNSS計算之陸地儲水量之平均月變化 (A)地震規模大於2.5且深度小於30 km的地震,地震規模大於6的地震以黄色星號表示。黑色方框標示本研究分析地震活動度季節變化的台灣西部(WTW)和東部(ETW)二個區域。(B-C) 2002-2018年度疊加之淺層及深層地震活動率、地下水位及GNSS反算陸地儲水量之平均月變化。(圖/中研院網站)

反之,台灣東部淺層地震活動度(<18 km)的季節變化與水文荷重沒有直接關聯,且無法用流體在斷層帶的作用或孔隙液壓變化解釋,顯示有其它的地震觸發機制在誘發地震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許雅儒提及,2010年3月4日的甲仙地震發生在3月,2012年2月26日霧台地震在2月,而2016年2月6日美濃地震也在2月,就是在水位較低、水文荷重低時發生。

許雅儒表示,分析台灣歷史地震的季節活動趨勢,發現過去400年和近20年來的季節地震活動度有中度相關,意味著台灣西部在每年水位較低的冬季及初春,大地震發生頻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