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熱線

疫情助攻1/跨境電商正夯年增近3成 要把MIT賣進國際

新冠肺炎衝擊實體經濟,也帶動零接觸經濟,更讓全球跨境電商迎來新一波的大爆發。圖為疫情下無人的西門町商圈。(圖/焦正德攝)

新冠疫情自2020年蔓延,不僅帶動一波零接觸經濟,更讓全球跨境電商迎來大爆發。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調查發現,2020年全球網路零售業銷售總額超過4兆美元,年成長率達27.6%。eMarketer更預估,2022年全球網路零售業規模將達到5兆美元,2024年再攀升至6兆美元。

台北市進出口公會則指出,2020年因疫情影響全球許多展會,統計約有高達1,200個全球展覽會取消或延期、5,000家台灣外貿企業受到影響,重創傳統外貿拓銷。到2021年,多數實體展會仍改成線上展會型式,傳統拓銷模式仍然不樂觀,因此台灣產業過往長期依賴展會拓銷的型態勢必要有所改變。

台北市進出口公會秘書長黃文榮表示,台灣外貿發展超過70年,企業慣常以實體通路拓銷全球,造就許多「MIT隱形冠軍」。但在這波電商浪潮下,公會希望能協助這些具優勢的製造商、貿易商,能再轉型、升級成為跨境電商,期許未來跨境電商能成為台灣外貿主流。他也指出,公會跨境電商小組會員數,從2016年的152家,至今(2021)年的615家會員,已成長超過3倍。

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陳思芬指出,台灣賣家的數量是4年前的3倍。(圖/黃威彬攝)

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陳思芬指出,因應全球消費線上化,跨境電商已成為台灣外貿發展新趨勢,今年將持續協助台灣企業加入跨境電商行列。以品類來看,2020年台灣賣家主要成長動能則來自5大品類,包含電腦周邊、居家、廚房、無線配件及辦公用品。

亞馬遜全球開店表示,目前亞馬遜上台灣賣家的數量是4年前的3倍,賣家類型呈現多元發展態勢,包含傳統製造業、傳統知名品牌及網路新創品牌等,都加入跨境電商行列。

Supplyframe亞太區總經理洪子倫。(圖/魏鑫陽攝)

創立於2003年、全球規模最大電子產品價值鏈平臺Supplyframe,年前低調落腳台北。Supplyframe亞太區總經理洪子倫表示,Supplyframe是一個能從設計到採購獲得一站式解決的平台,給予晶片設計公司、製造研發設計公司、中小型企業、學術等電子專業人士使用,協助企業增加競爭優勢,並積極與學界合作,輔導台灣新創團隊與研發人員,行銷台灣科技走向世界市場,成為全球供應鏈重要的一環。

洪子倫強調,創業者只要帶著創意來到Supplyframe的美國矽谷辦公室,就可以得到足夠的資源及幫助來完成產品打樣、開發、製造,甚至是之後的生產、銷售以及上架銷售都沒有問題。像Google Nest智慧空調溫度控制器,就是透過Supplyframe設計開發。

Supplyframe給你一個能從設計到採購獲得一站式解決的平台。(圖/Supplyframe提供)

目前Supplyframe在全球10個城市設有據點,DSI平台生態已經有超過70個搜索引擎和技術資源網站,有超過1,000萬名專業人士使用相關服務。今年3月,Supplyframe已與成功大學合作成立創新實驗室。而旗下工業創新平台 Hackaday 便提供許多創新設計,透過該平台,可以與全球「創客」們互相學習、交換意見與分享想法。

Supplyframe位於美國矽谷的辦公室。(圖/Supplyframe提供)

Cyberbiz執行長蘇基明表示,北美市場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市場潛力無窮,為了協助台灣廠商進軍北美市場,推出「Cyberbiz Global計畫」,可與Amazon網站對接之外,還提供客戶官網串接金流、物流,讓北美消費者輕鬆下單結帳,並最快在一天內收到台灣產品。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資料,2020年美國零售市場擁有近6兆美元的實力,是台灣市場的45倍。Covid-19疫情大力衝擊實體零售業績,卻開啟線上通路的發展機會,雖然目前北美電商市場占整體零售市場不到兩成,卻擁有18%的成長動能,預估至2022年,電商佔比會持續提升,創造近8600億美元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