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綜合

陳時中「校正回歸」被罵翻 科學專欄作者解密關鍵PCR流程

指揮中心公布的新名詞「校正回歸」引發網友討論,不少人聽了霧煞煞。(圖/指揮中心提供)

本土確診數22日新增321例、校正回歸400例,對於指揮中心公布的新名詞「校正回歸」,各縣市首長也幫忙說文解字,不過所有的解釋都指出,最根本的原因在於「PCR檢驗不及」。就有科學專欄作者分享完整PCR檢驗流程,表示一次PCR檢驗流程至少要3小時,而全台可產出的PCR結果最高極限僅17000份,在目前篩檢量爆炸的情況下,檢驗結果越來越慢出爐並不意外。

陳時中22日在記者會上指出,國內新增32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21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有400例本土個案為校正回歸到上周各日個案,遭外界質疑隱匿疫情、有蓋牌之嫌。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出,按照正常流程,一般醫院或快篩站在採檢PCR後將資料登入法定傳染病系統並送至實驗室,若要立即得知檢驗結果要7000元,不然就是5000元但得等2天,而一般都會選擇等2天,所以,2天,是PCR檢測結果產出所需最基本的時間,而這還是在檢體運送等流程順遂的情況下。

到底為什麼PCR檢驗結果產出要這麼久?久到被柯文哲認為「不太切實際」。擁有生技背景的科學專欄作者陸子鈞就在臉書公布完整PCR檢測流程,他指出,COVID-19的PCR檢體是用棉花棒挖鼻孔,或是伸到喉嚨採唾液,所以當實驗室收到PCR檢體後,必須要先清洗(因為樣本裡可能混著鼻屎、菜渣)、多次離心,接著加核酸、Primer、酵素;分裝......「弄好一盤能啟動PCR,大概就要一小時了吧。」

經過一小時的前置作業後,「COVID-19的PCR至少要做34次循環——加熱解鏈、降溫配對、延伸、再加熱解鏈......一些號稱快速的機種,也要至少30~45分鐘。」「PCR結束後,如果是用RT-qPCR,會得到及時的數據,但如果是用一般的PCR,還要做洋菜膠電泳。電泳也要準備,把整盤樣本注進膠片裡再通電跑個20分鐘,然後還要造影(如果顯影劑不是含在膠裡,還要先泡個幾分鐘「上色」)。整個來說,快的話也是一小時過去了。」

根據以上流程,陸子鈞具體指出,PCR要產生結果,「就是將近3小時」,若是先進的機器,也要2小時跑不掉,但是「PCR很吃手工,只有熱循環會靠機器。⋯⋯但人畢竟是人,而且面臨這麼多的樣本又是這麼重大的事件,操作人員的心理壓力也是另一個挑戰。」

而陸子鈞更指出,根據CDC的統計資料,目前能做COVID-19 PCR的實驗室全台有1132間,但今年年初修法後,要求實驗室檢測人員必須完成中央指定訓練並拿到執照,專任技術人員更需具有醫事檢驗師資格,因此撇除不符資格的檢測人員,以及學術實驗室願意擱置進行中的研究來檢測,能夠幸運徵調到一半共566間實驗室的話,就算平均每間實驗室都有3台RT-qPCR或一般PCR機器,「一天血汗做12小時,也才做4輪而已,乘起來1698機次;每機次大概10個檢體樣本(96孔盤,3組3重複,加兩組對照組),那一天最多就是將近17000份樣本。」

不過,17000份還是最樂觀的估算,就連《ETTtoday新聞雲》採訪到的醫事檢驗師全聯會常務監事高智雄,他也自述他的實驗室每天能產出的PCR結果僅「120份」,而根據指揮中心數據,光是雙北的每日採檢量就逼近2000件,新北市長侯友宜就透露,目前等待時間已長達6天,因此呼籲政府組成「國家篩檢隊」,來幫助篩檢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