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人物

破解綠洗腦3/「認知作戰」流程曝光!「國安人士」先受訪外媒 綠委再附和炒作

現在新冠疫情形勢嚴峻,蔡英文政府被認為比起有效防疫,更在乎網路輿論與「大內宣」。(圖/張文玠攝)

「林瑋豐之亂」後,一名不具名「國安人士」透過媒體定調,此事件核心是一起「認知作戰」,有特定勢力藉此挑撥群眾對立,阻礙當前防疫。本刊調查,「認知作戰」一詞源自國防戰略研究,民進黨政府藉由不具名的「國安人士」,將該詞與大陸連結,推廣至一般輿論市場,護航不利執政黨的新聞事件,甚至透過國外媒體「出口轉內銷」,操弄民眾情感,混淆民眾認知!

本刊回溯歷史也發現,認知作戰一詞在台灣社會出現的時間點非常巧妙,去年蔡英文520就職前,總統府爆發「蔡賴之爭」密件外洩事件,隨即有不具名的「國安人士」向《中央通訊社》(中央社)表示,這是針對政府的「認知空間作戰」,目的是操作真假難辨的訊息,造成台灣社會紛擾。

為了「澄清謠言」,政府甚至每天早上9點半加開「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28日起才改為每周二、五加開。(圖/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自此,「認知作戰」4個字便如詔令般,出現在民進黨和政府機關的新聞稿中。至於認知作戰的大戰略,當然需要「執政黨立委」和「國安高層」敲邊鼓相援,才能營造出情勢急迫的氛圍。

今年5月中旬,新冠疫情形勢嚴峻,在野黨和地方政府同聲,要求蔡政府必須拿出有效方法防疫,當時又有不具名「國安人士」和綠營人士透過媒體放話,指控部分政治人物高喊要疫苗、鼓吹普篩和建置「方艙醫院」的背後原因,與大陸北京下令展開新一波對台的認知作戰,有著高度關聯。

王定宇更在5月19日聲稱,「國際媒體《路透社》和台灣國安人士都指出,中共針對台灣防疫和疫苗發動認知作戰,中共國安部下指令,目的是分化民眾對民選蔡政府的信任、混亂台灣防疫工作、毀壞台灣人對防疫成功的自信。」然而,本刊追查發現,《路透社》報導原文,正是引用台灣不具名「國安人士」的說法,王定宇等同試圖把來源不明的「放話」,透過外國媒體「鍍金」,再運用「出口轉內銷」的手法,愚弄台灣民眾。

網軍狠招攻勢凌厲

2019年4月,民進黨總統初選期間,輿論對挑戰者賴清德極為不利,賴清德一度表示,「籲請支持蔡總統的網軍,停止對我攻擊。」隔年5月,外洩的總統府密件清楚呈現總統蔡英文在初選中如何「打賴」,協處者包含當時沒有黨公職在身的林飛帆和范雲,以及時任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等,這些人的特點是熟悉年輕網路使用者生態,且有號召力;林鶴明的戰場鎖定臉書和PTT等網路社群。密件揭露後,「請鶴明處理」這句話成了網友嘲諷綠營網軍的用語。

《紐約時報》則在去年底揭露,白宮前首席策士巴農(Steve Bannon)與定居美國的大陸富商郭文貴聯手設計,讓前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病毒專家閻麗夢演出「吹哨人」角色;讓閻麗夢以專業之名透過「網紅」,大肆宣傳北京刻意釋出新冠病毒,並打壓吹哨人等陰謀論。此事最後遭閻麗夢母親戳破,指稱女兒被郭文貴等人操控,並斷絕與家人的聯繫,閻麗夢本人則拒絕接受《紐時》的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