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運動

奧運奇聞軼事知多少 1904年馬拉松賽竟是「歷來最詭異比賽之一」

歷屆奧運發生許多奇聞軼事。(圖/pixabay)

2021東京奧運仍在如火如荼進行中,自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希臘雅典正式舉行開始,根據外媒《BuzzFeed》報導,每4年1次的奧運在歷屆以來也發生過許多奇聞軼事,從令人震驚到鼓舞人心,再到純粹怪異,可說是應有盡有。

1.從1912年到1954年,奧運會為藝術頒發獎牌,除了體操和游泳等項目外,奧運選手還可以參加繪畫、雕塑、建築、文學和音樂比賽,只要他們提交的東西是「受到體育概念的啟發」。但這些比賽最終被取消了,因為它們模糊了業餘和專業之間的界限,因為藝術家「本質上依靠出售他們的作品為生」,而當時的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是藝術業餘愛好者的堅定支持者。

2.1904年的奧林匹克馬拉松賽是「有史以來最詭異的比賽之一」,許多參賽者以前從未跑過馬拉松,包括一個穿著全長裙褲出現的男人,而且路線沒有鋪設,這意味著運動員必須在比賽過程中與塵埃為伍,使其難以呼吸。32名男子中只有14人衝過了終點線。而一名看似獲勝的選手還在比賽中抽筋,被人用汽車送了17公里。

1904年的奧林匹克馬拉松賽是「有史以來最詭異的比賽之一」。(圖/翻攝自《BuzzFeed》)

3.為了紀念洛杉磯奧運會,每當美國運動員登上頒獎台,麥當勞就會提供免費的漢堡、薯條和可樂。然而,當蘇聯(一個奧運「強國」)決定抵制1984年奧運會時,美國開始了前所未有的連勝。而一些麥當勞的分店漢堡卻短缺了。一位代表說,雖然這次促銷活動非常成功,但它也是該公司歷史上成本最昂貴的。

4.每個項目的前8名選手都會獲得一張奧運證書,頒發給獎牌獲得者的證書,與他們的金、銀、銅獎牌相對應,而其他的則比較簡單。在1896年,當這一傳統(以及整個現代奧運會)開始時,只有第一名獲得證書,但自1984年以來,奧運已經陸續都會給前8名選手證書。

自1984年以來,奧運已經陸續都會給前8名選手證書。(圖/翻攝自《BuzzFeed》)

5.在1936年的奧運會上,2個國家有了一個令人不舒服的發現。他們擁有完全相同的國旗,海地(Haiti)和列支敦斯登(Liechtenstein)的國旗有相同的藍紅橫條,所以第二年,列支敦斯登便在他們的藍條上加了一個皇冠,以代表「人民和王子的團結」。海地的國旗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現在涉及到一個紋章,儘管這兩個國家保持了藍紅的底色。

1936年的奧運會上,海地(Haiti)和列支敦斯登(Liechtenstein)的國旗有相同的藍紅橫條。(圖/翻攝自《BuzzFeed》)

6.奧運村的麥當勞對運動員和教練是免費的,但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麥當勞卻將任何時候都能點的食物數量限制在20個。事實上,麥當勞在奧運選手中很受歡迎,因此有必要在交易中設置某種數量限制。

7.1976年蒙特婁(Montreal)奧運會上使用的數字記分牌被設定為顯示三位元數,理論上它們可以顯示的最高分是9.95。國際體操聯合會向人們保證,沒有人能夠得到滿分10分,所以技術上的缺陷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羅馬尼亞(Romanian)體操運動員納迪亞˙科馬內奇(Nadia Comaneci)的出現。在14歲時,科馬內奇在參加蒙特婁奧運會時得到了7分。每當她得到另一個10分時,記分牌就會顯示1.00,因為它們實際上並沒有被程式設計到很完美。

8.那些你可能會聯想到汽車經銷商的巨大充氣管人,實際上是為亞特蘭大(Atlanta)奧運會發明的。發明者是著名的木偶藝術家彼得˙明沙爾(PeterMinshall),他的靈感來自其家鄉千里達和托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狂歡節慶祝者的「清澈、寬鬆和優雅」的舞蹈風格。它們被用於1996年的開幕式,並一直持續用到現在。

9.拔河是1900年至1920年的一項奧林匹克運動,英國在該項目中贏得了最多的獎牌(5枚),緊隨其後的是美國(3枚)。

10.在1984年、1988年和1992年的奧運會上,觀眾可以觀看「單人花式游泳」,在這個項目中,選手們不是與其他游泳運動員同步,而是要與音樂同步。太多人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比賽,於是這項比賽被「折衷成了團體項目」。

11.1984年塞拉耶佛(Sarajevo)冬季奧運會上,勝利的滑雪運動員領取獎牌的頒獎臺在10年後被重新利用,用於一個非常殘酷的目的,「波士尼亞(Bosnian)軍隊在1992到1995年的戰爭年代,處決許多囚犯的地方。」

12.活鴿子是和平的永恆象徵,從1920年到1988年,每屆奧運會開幕式上都會放生活鴿子。但是當1988年首爾奧運會上使用的鴿子飛入點燃的奧運大鍋中自焚時,這一項傳統便戛然而止。現在,這些鴿子仍具有嚴格的和平象徵意義。

1988年首爾奧運會上使用的鴿子飛入點燃的奧運大鍋中自焚時,放生活鴿子這一項傳統便戛然而止。(圖/翻攝自《Buzz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