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綜合

居家快篩五大行為易失誤 醫師警告:恐誤判結果

(示意圖/pixabay)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天起部分開放探病,包括加護病房、安寧病房、病況危急和住院達7天以上探病,探病者應出具3日內篩檢陰性證明,居家快篩結果也適用。不過很多人買了居家快篩試劑回家後,卻不知道該如何正確使用,家醫科醫師提醒,民眾有5個細節最容易產生失誤,可能導致誤判篩檢結果。

國內核准發售的居家快篩試劑品牌眾多,民眾容易無從下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指出,居家快篩試劑主要分為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兩者都是從鼻腔採檢,因為鼻腔的病毒量比口腔更多。

陳宥達說明,核酸檢測是採用分子增幅技術,檢測檢體中是否有病毒的遺傳物質,優點是在病毒量低的時候就能偵測得到,陽性一致率較高,約為97%,但所需費用較高、時間也較長;而抗原檢測則是運用可以專一結合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就像是鑰匙與鎖配對結合開鎖的概念,操作方便,且時需較短,但需要病毒量較多才偵測得到,且陽性一致率較低,約為90%到94%。

居家快篩試劑可分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民眾可依自身需求挑選。(圖/陳宥達醫師提供)

至於民眾該選擇哪一種類型的快篩試劑,陳宥達建議,如果染疫風險不高、或是定期快篩管理者,考量到成本,建議選擇抗原檢測即可;但如果3天內曾有高風險與確診者接觸過的話,則該使用核酸檢測,靈敏度較高,比較不會造成誤判。

部分民眾取得居家快篩試劑後,即使閱讀了說明書後仍有疑惑。陳宥達醫師提醒以下5個民眾最常產生失誤的重點,但各廠牌試劑在操作上有些許不同,詳細步驟仍應參照各廠牌說明書。

一、操作前請清潔雙手:若是手部不潔,細菌可能會汙染拭子(棉棒),造成結果失準。

二、仔細閱讀保存期限:跟所有日用品一樣,過期的快篩試劑可能已經失去效力,結果也無法參考。

三、要使用之前再開封:有些民眾習慣拿到快篩套組後,就會拆封所有物件備用,反而可能造成未使用的內容物過早暴露於環境、影響結果。

四、拭子應充分浸泡於試管:有些民眾會以蜻蜓點水的方式將拭子沾入試管,但浸泡若不夠久,檢體與緩衝液沒辦法混和,會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

五、擺放日期拍照存證:建議可將檢驗結果與可顯示日期的物品放在一起拍照,以便後續作為證明使用。檢測步驟完畢後,請妥善處理廢棄物,以免造成環境汙染。

陳宥達提醒,在Ct值過高、無症狀感染或是採檢不確實的情況下,都會影響到居家快篩的準確度,如果擔心自己出現偽陰性,他建議建議5到7天後再做一次快篩,緩解心中的疑慮;如快篩結果呈陽性,應盡快通報各地衛生局進行進一步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