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疫情加溫疫苗催生急 產官學界高度關注研發進度
記者:李蕙璇 | 2019-11-10 11:15
立委李彥秀建議可就腸病毒併發重症高危險群提供疫苗補助。(圖/翻攝李彥秀臉書粉絲專頁)
腸病毒疫情這二年來有加溫趨勢,今年最高峰就診達2萬2,743人次,遠遠超過去年最高峰的1萬2,575人次,增加了1萬168人次。也就是說,即使大家都知道要勤洗手,還是難以避免感染到的家長、小孩多得請假在家休養,忍著喉嚨痛或是腳底板起水泡潰瘍,無法起身走路。
立委李彥秀就說,疫苗是疫情防治相當有效的公衛措施,待國內腸病毒疫苗上市後,她會積極爭取對於腸病毒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提供疫苗補助,加強防疫量能。
只是我國腸病毒疫苗到底何時上市?
而在疾管署10月22日宣布今年國內出現首例在高雄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之後,防治腸病毒措施議題再次受到家長們的關心,其中關於國內是否有研發腸病毒疫苗之案,記者隨機訪查家長其實多屬於不太了解狀況。
科技部(前國科會)在今年8月30日舉辦「腸病毒防治我挺你—腸病毒71型的台灣經驗─從流行病學及臨床到基礎科學的新視野」專書出版記者會中,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部小兒感染科教授黃立民就提到有2家廠商研發腸病毒疫苗進到第3期臨床實驗,很有可能明(2020)年就有國產腸病毒疫苗,而其上市進度正受到各界關切。
根據疾管署資料,今年累計333例腸病毒71型個案,其中42例為腸病毒併發重症,已經高於2016-2018年同期,其他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6型、A10型(各2例),克沙奇A9型、B5型、伊科病毒11型(各1例),造成停課班次已達258班以上,疫情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再看疾管署公布今(2019)年第42–43週 (2019/10/13–10/26)國外腸病毒疫情部分,鄰近我國的香港、泰國、日本及韓國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
腸病毒患者常出現喉嚨痛、難以進食,或是腳底板起水泡潰瘍,無法走路,這都是腸病毒常見的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多由 A型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造成,其中腸病毒71型侵犯力較強,不只可到四肢、口腔,甚至可能到心臟、腦部等引發嚴重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