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高雄人 用選票教訓民進黨
| 2018-11-14 16:35
圖說-王之道:高雄人 用選票教訓民進黨
對比2014年,2018年地方選舉呈現選情不熱的詭異局勢,直到出現「韓流」,熱度才快速升高。為何如此冷漠?應與藍綠兩大黨令選民失望有關。選民不願意在兩顆爛蘋果中做選擇,當中間選民成為最大政治族群,希望民生議題取代意識形態,重視老百姓心聲的參選人脫穎而出,這便是韓國瑜與「韓流」席捲全台的宏觀脈絡。
從9月底以降,整個10月分,全台灣政治版面只可以用「韓國瑜」3個字概括形容。在網路,韓可以說是所向披靡,過去1個月內Google Trends的搜尋熱度,以將近8倍的聲量,甚至強壓過去被視為網路霸主的柯文哲。
意識型態 罔顧民生
這樣的人氣打破所有看衰者的眼鏡,在鳳山、在高雄、在全國各地轉換為自主支持者,造勢場場爆滿,已到寸步難行的地步。對比民進黨全國各地造勢,只能靠大量資源來動員,支持者毫無激情,台上還在講、台下一直走的情況,就不難理解,忤逆民意最終會淪入什麼樣的下場。
令人不意外的是,蔡政府施政滿意度已然墜入谷底,民進黨仍然堅持施政方向沒有走錯,是國民黨和舊勢力反改革的錯;民進黨是改革力量、進步價值,所有不滿蔡政府的人都是反改革的力量。在這場地方選舉中,民進黨罔顧各項在地、民生議題,而強打意識形態的「顧台灣」牌。
韓國瑜不談意識形態,不批評競選對手,他誓言「拉回北漂」,主張「打開門,讓貨出去、人進來」都是經濟議題。陳菊卻聲嘶力竭地喊「高雄價值」、「價值選擇」,陳其邁把這次選舉定位為「看好高雄」或「糟蹋高雄」之爭,高下立判。
從蔡英文、陳菊和陳其邁的競選主軸來看,民進黨仍然以藍綠對決的思維,來看待這場事關台灣政治轉型的選舉。但民心思變,在民眾普遍厭惡藍綠惡鬥和兩大黨綁架民意的大局下,是韓國瑜去意識形態、重經濟議題讓選民買帳,還是民進黨把所有問題藍綠化的過時老招有效,答案很快就會揭曉。
選舉定位 高下立判
不過,基層的聲音似乎已經給了答案,一位擁有民進黨22年黨齡,曾經當陳菊的麥克風手,近日常上政論節目的高雄電台主持人張銘誌,看得比綠營高層清楚甚多。他直言自己支持韓國瑜,不是因為他是哪一黨,而是欣賞他這個人,這場選舉不是國民黨對決民進黨,而是高雄人民對抗民進黨。
來自基層、深綠選民的一席話,道破了「韓流」的本質,2018是選人不選黨的選舉,是去意識形態的選舉,是要讓人民日子過得更好的選舉,是反藍綠惡鬥的選舉,是愛台灣與騙台灣的對決,更是一場導正台灣政治,讓人民心聲而不是政黨決定國家方向的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