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大陸

全球最大關公像被迫搬遷 當地政府「每拆一片銅片都是在打耳光」

2021年9月5日,湖北荊州市關公義園,關公雕像拆卸搬遷現場。(圖/人民視覺)

湖北荊州市關公義園關公雕像。(圖/人民視覺)

「3億多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14.5億元)說沒就沒,荊州巨型關公搬移教訓深刻!」 「大意失荊州」歷史重演,關公再遭斬首!湖北省荊州市於5年前斥資1.729億元興建高達57.3米全球最高關公雕像,經證實為違建,9月起再花1.55億元搬遷,關公「再遭斬首」,引發中共中央紀檢監察部門關注,做為案例,引以為戒,荊州市委書記更痛陳「全球最大關公像搬遷,每一塊銅片,都是抽我們耳光!」

《中國紀檢監察報》評論文章指出,

澎湃新聞報導,早在8月24日,荊州當地媒體就報導了荊州市委書記吳錦在全市「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暨加快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大研討主題活動工作會議上講話,指「關公銅像搬遷」一事,是「有的幹部只攬權不攬責,遇事先從『免責甩鍋』出發。屬地責任被濫用,成為推卸責任的藉口,工作『互為前置』造成過程損耗。」

吳錦說:「最近,我看到網上一些關於關公銅像搬遷的輿情。說實話,我覺得雕像的每一塊銅片,都是抽向我們一記響亮的耳光。」項目建設過程中,相關單位缺乏主人翁的責任感,不去爭取相關政策,進行點狀調整,不嚴格把關、聽之任之,最終造成現在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最差選項。

《中國紀檢監察報》日前評論文章提到,中共中央三令五申,嚴禁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也嚴肅查處並通報了一批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典型案件。但現實中,盲目追求「大」「最」「全」,耗費鉅資造景,搞噱頭、造聲勢,以犧牲長遠利益換取短期利益。

比如,陝西省韓城市耗資1.9億元建設「鯉魚躍龍門」景觀,貴州省獨山縣投資2.56億元建設「水司樓」,這些項目勞民傷財、脫離實際,將形式主義、扭曲政績觀演繹得「淋漓盡致」。

文章又指,湖北省荊州市在古城歷史城區範圍內建設的巨型關公雕像,高達57.3米,違反了《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畫》有關規定,屬「未經規畫許可」,係「違法建設」。而在專案沒有獲得審批的情況下,相關部門在雕像長達兩年的建設期中,始終不聞不問,導致3億多元付諸東流,既沒有起到應有的文化宣傳推廣效益,反而破壞了古城風貌和歷史文脈,損害了荊州市的城市形象,可謂得不償失。

荊州市自然資源和規畫局副局長秦軍在接受大陸央視《焦點訪談》採訪時曾稱,根據有關規定,雕像所在區位建築物最高限高24米。當時(建雕像)對雕塑沒有明確規定。從現在來看,關公聖像還是偏大偏高。如今根據當地整改規畫,雕像將被遷址到荊州市西北城郊的點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