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人物

繳稅20億2/從10人家庭工廠到8萬人鞋廠 蘇清祿的成功祕訣:「感恩競敵與風暴。」

蘇清祿在80歲時出版了《蘇清祿回憶錄-一個永續追求卓越的旅程》,完整敘述自己一生從國小畢業當學徒開始到今日國際布局的發展,其間不少做人處事的小故事。(圖/翻攝清祿鞋業官網,蘇清祿回憶錄)

神祕富豪蘇清祿從未受訪,他的一生及事業,全記入他80歲時出版的回憶錄裡「人的一生是無上的尊嚴,人的一命是無價的寶貝,人生不能空過,生命不能虛擲。」在《蘇清祿回憶錄-一個永續追求卓越的旅程》自序中,蘇清祿以「感恩」為自己的人生下了註解。

這本回憶錄,向世人揭示蘇清祿的一生。國小畢業的蘇清祿,書讀得不多,但認真看待每一階段的人生及價值。

全球知名的運動鞋品牌都是清祿鞋業的客戶,包括Mizuno、Puma、Brooks、Reebok、Adidas、Nike及高爾夫球鞋品牌FootJoy等,堪稱是全球運動鞋品牌代工龍頭。(圖/翻攝清祿鞋業官網、品牌臉書)

十三歲國民小學一畢業就像當時大多數的人一樣,不是在家種田就是去當學徒,蘇清祿在父執輩認為「積財千萬,不若一技在身」的鼓勵下,覺得必須習得一技之長,以便有能力獨立並成家立業。

蘇清祿友人透露,當時有2項技藝讓他選擇,一個是編蓑衣、另一個是製鞋,他最後選擇了製鞋,蘇清祿分析兩者差異,「前者是農夫的雨具,只有農夫使用,而且晴天多於雨天;後者是人人要穿,而且是天天要穿,需求量會比蓑衣多。」小小年紀的他,就已懂得分析市場、觀察行業的差異與需求。這學徒一做就是6年8個月,並在20歲這一年結婚。

學得製鞋的技術後,蘇清祿就在兄長的鞋廠和店面工作,進一步了解鞋子生意的訂單怎麼來?製造過程如何選擇鞋材及成本計算的項目,算是投入鞋業的實務,這些歷練為他未來創業奠定基礎。一直到了26歲,他籌措了5,000元開設了「清祿號」家庭小工廠,成員包括夫妻2人、6歲的長子及其他員工共10位,做起PVC鞋。

這樣過了3、4年,累積了更多的資金,才買下一棟房子當工廠,員工由10人變成40人甚至100人。1969年清祿號也擴大升格為清祿鞋業,蘇清祿細數當年,「清祿鞋業及旗下順大工業、順程鞋業,形成清祿集團的規模,台灣、大陸、越南及印尼都有工廠,占地超過300甲,員工數超過8 萬人,年產6,000萬雙鞋。」

看似一帆風順的事業,在1970年代陷入險些滅頂的財務危機。當時,清祿承接日本運動品牌Mizuno運動鞋,其間發生製造疏忽使得產品出現重大瑕疵,Mizuno社長水野健次郎認為產品瑕疵砸了有百年品牌歷史的Mizuno名聲,特別來台向清祿求償。

日本運動品牌Mizuno自1970年代開始成為清祿重要的合作伙伴,Mizuno社長水野健次郎多次來台拜訪,並與蘇清祿留下合影。(圖/翻攝清祿鞋業官網、蘇清祿回憶錄)

由於求償金額高於訂單金額,超出清祿所能承擔的財力,將使清祿陷入財務危機,經過股東會的討論,決定承擔這筆賠償。而這件事反而贏得水野健次郎的重視,認為清祿是間認真負責的公司,之後也繼續下單給清祿,雙方合作更上層樓。「經過這次教訓,有了公司的招牌和產品的品牌都是有價值的傳家之寶。」蘇清祿從危機中積攢珍貴的寶石。

自2000年起,蘇清祿每年新年都向員工致新年賀詞,說明集團當年度目標,讓所有同仁知道企業經營遠景。清祿官網2019年新春賀詞蘇清祿仍親自致辭,以「成就」為題說到「人在世間上,種種的辛苦,種種的營求,無非希望自己能有所成就。學子讀書,為了金榜題名;商人經商,為了獲利致富;農工辛勤耕耘勞作,也是為了獲得豐收。」他認為「成就,不論大或小,有益於國家社會、全民大眾,就是成就;每天兢兢業業,認真打拼,也能有個人的成就。希望新的一年開始,人人都能朝向自己的成就之路邁步前行。」跟同仁共勉。

從白手起家到低調神秘鞋王,蘇清祿以「感恩」為一生下註解,「感恩的人生才懂得付出,感恩的人生才明白富貴。」「打藍球的人要感恩對手,如果沒有他們,球賽就無法進行;颱風肆虐過後,要感恩它們帶來豪雨,如果沒有颱風帶來的雨水,我們就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