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熱線

人人吃塑膠3/減塑新潮流 無塑商店崛起 循環杯推入都會區

台灣沿海的塑膠垃圾量甚多,主要靠民眾及企業自發性淨灘來清理。(圖/報系資料照)

台灣的減塑腳步比歐美早,但成效卻不盡理想。除了塑膠袋杯盤吸管的生產及供應端尚未立法限塑,CTWANT記者調查發現,塑膠袋及吸管回收再利用率偏低,甚至虎頭蛇尾,慶幸的是,民間「無塑商店」及不提供塑膠袋市場興起,在小琉球獨有的「琉行杯」(循環杯)明年將推入台灣都會區。

根據環保署統計,塑膠袋的回收率約只有9%,遠低於寶特瓶的96%。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表示,只有單一材質的乾淨塑膠袋才可回收,「市面上像裝洋芋片、洗髮乳或洗衣乳等塑膠袋,為了防潮和避光,生產時會複合鋁箔或錫箔,這些都無法回收。」

此外,在塑膠吸管方面,由於不屬於塑膠「容器」,塑膠吸管並非環保署規定的回收項目,是由各縣市政府自行決定是否回收。但目前回收塑膠吸管的僅有新北市、基隆市、南投縣、嘉義市、台南市、金門縣幾個縣市,且吸管必須沖洗乾淨並晾乾才能回收。

「只要必須經過沖洗、晾乾的程序,回收成效一定不好。」環保署官員表示,過去就曾有保護水資源的團體,質疑沖洗塑膠垃圾回收的必要性。

本刊記者時地走訪幾家資源回收場,也發現除了塑膠瓶、寶特瓶外,對於塑膠袋、塑膠吸管等回收品興趣缺缺,甚至直接當成垃圾處理。回收業者表示,「塑膠袋、塑膠吸管體積小,分類麻煩,根本不夠成本。」

北部一位回收業者坦白告訴記者,「號稱可生物分解的環保塑膠袋,在回收業者眼中根本就跟一般塑膠袋毫無差別--都是垃圾。」綠色和平表示,「可分解塑膠袋外觀和一般垃圾袋很難區別,加上必須在特定的溫度、濕度環境下才可分解,政府也沒針對可分解塑膠袋有特別政策,回收業者根本無暇也不願去處理。」

台灣在塑膠回收再製方面的研發有不錯的成果。(圖/黃威彬攝)

另一方面,台灣在塑膠回收再製成品方面也有不錯的成果,譬如2020年世界杯足球賽的T恤就是「MIT」的塑膠再生利用產品;另外,環保署也表示,最近也有廠商研發出以再生塑膠製成風力發電的扇葉。但記者詢問彰化一家以再生塑膠生產襪子的工廠則表示,「再生塑膠的成本不比一般人造纖維織料便宜,如果政府沒有補貼政策或配套,也只能偶爾做做。」

比起令人氣餒的塑膠袋回收及再利用,民間興起的「無塑商店」讓人振奮不少。這些「無塑商店」的經營模式回到古早沒有塑膠袋時期,標榜無包裝,需自備容器包材;再如新北市蘆洲區的永平市場,商家不主動提供新塑膠,或使用回收塑膠袋。

台塑生醫建置投幣式洗衣精補給站,自備容器半價優惠。(圖/黃耀徵攝)

而台灣石化龍頭台塑董事長林健男更在7月29日股東會上宣佈,自2025年起,停止生產聚氯乙烯(PVC)、聚乙烯聚合物(PE)、聚丙烯(PP)等一次性民生用品塑膠 ,被外界視為「自廢武功」卻贏得讚許;同門的台塑生醫,10月間更建置投幣式洗衣精補給站,自備容器半價優惠,明年將廣設補給站。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副執行秘書魏文宜表示,目前環保署正在規劃「循環杯」的共享模式,預計明年起在都會區實施。據了解,這個在小琉球推行一年多的「琉行杯」,島上共有3,500個不銹鋼環保杯在一百多家飲料店家中流通,由政府補貼委外負責回收、清洗、消毒、鋪送,平均年使用率超過10萬杯,若大舉推入都會區,必能大量減少一次性塑膠吸管及杯品的使用。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副執行秘書魏文宜表示,「琉行杯」的模式若推入都會區,必能大量減少塑膠吸管及杯品的使用。(圖/黃威彬攝)

E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