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綜合

航空業抓不勝抓好無奈 有「陰性」報告就得放行

長程航班旅客須在機場採檢陰性,才放行入境,旅客在進入入境長廊前,還需要讓清消人員全身消毒,減少感染病毒機會。(陳麒全攝)

儘管入境旅客需持陰性報告才能入境,但下機再檢驗卻驗出確診,讓許多人質疑航空公司未在境外先把確診者擋下。航空業者昨無奈指出,各國對陽性的標準不同,PCR報告樣式也不一樣,更別說要判斷真偽,既然旅客拿得出陰性報告,工作人員只能放行登機。

有航空業者說,在外站檢查旅客PCR檢驗文件時,只能判讀文件上的陰性或陽性,無法驗證真偽。此外,各國對於陰性的標準不一,有的國家Ct值28就算陰性,有的是Ct值30,標準都低於台灣,但文件上通通顯示「陰性」,回國才被我方篩檢出。

更可怕的是,在某些國家PCR證明可以直接用買的,急於出國或不想付PCR檢驗費用的人士,可能選擇此不法管道,航空公司無能為力。

成大交管系副教授戴佐敏表示,把第一線防疫問題交給航空公司「實在太困難」,既然疫情指揮中心要求航空公司在旅客登機前檢查PCR、量體溫,業者都落實了仍無法閃避疫情,代表情況不是航空公司所能掌握。

戴佐敏指出,旅客PCR報告可能造假,就算發燒也能靠退燒藥闖關。最近還有人討論簡化供餐服務,她認為,航空公司是最希望不用供餐的人,減少成本又避免人員接觸,但為何業者還是要去做這複雜的事?畢竟長程線還是得回歸旅客需求,否則10幾個小時下來,人飛回來都先餓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