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白老鼠2/學習歷程「靠錢堆出來」 降低比例可避免階級複製
記者:張雅淳 | 2022-01-19 06:00
過去的備審資料被諷刺為「多錢入學」,新課綱的學習歷程還是無法跳脫,許多營隊、證照等都需要大筆學費,弱勢家庭恐無法支撐。(示意圖/報系資料庫)
配合108課綱的「學習歷程檔案」,在今年大學甄試中首度上陣。依新課綱,學生每學期至少上傳6件檔案,包括讀書計畫、多元學習內容如參與營隊、活動等,但大學端如何進行入學審查?不只高中端霧煞煞,就連大學端也莫宰羊。
為此,建國中學、北一女中、師大附中、成功高中和中山女高等五位北市明星高中校長,去年11月曾為此拜訪台大校長管中閔,但與會的台大主管都表示:「不知道,因為現在這些東西都還看不到。」
儘管東海、靜宜皆曾表示有能力辨別學生的學習歷程優劣,「但家長們都很質疑,有那麼厲害?要花多少時間?」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監事王瀚陽說。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進一步說,「由於要搭配面試或口試,裙帶關係難免仍有影響。」
由於過去升學甄試的「備審資料」,被嘲諷為「多錢入學」,失去「多元入學」初衷,因此108課綱改為學習歷程,不再像備審資料需要華麗包裝。「但這真的有所改變嗎?」陳鐵虎問過高中老師是否會確認孩子的學習檔案,老師說「就算懷疑不是學生本人做的,但難道不幫他上傳嗎?」若家長是醫師、律師或老師,就算不幫忙,難道不會幫孩子下指導棋嗎?「這太考驗人性了!」
家有高一生的張小姐,本身是大學資訊科系的副教授,她就幫孩子安排了許多資訊相關的證照考試與營隊,藉此充實學習歷程的內容。她說:「我能力可以做到的,當然是盡量幫助孩子!」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監事王瀚陽說,「很多都會區的孩子都忙著參加營隊、各種認證,因為這跟學習歷程有關,但這些課程都要錢,如果父母有能力,當然可以全部參加,如果家庭收入不高,就只能選擇1~2項,甚至負擔不起,家庭資源如果不足,就變得相對弱勢。」
就算家庭資源充足,但孩子們也疲於奔命,王瀚陽的女兒目前就讀高一,平時早出晚歸忙課業,週六還要新莊跑到汐止學習一整天,週日則繼續學習豎笛。甚至有許多中南部的孩子,周末時常坐高鐵北上參加營隊,有時甚至當天來回,十分辛苦。
王瀚陽說,他的女兒十分有自己的想法,對於學習也非常積極,「她會查各個大學的討論區、也會搜尋相關科系的職涯,這些都顯示她其實相當焦慮。」教改原本是希望孩子能多元探索、了解自己的內在動機,但現實是孩子忙得沒辦法思考,到底要什麼?哪些又是不要的?
陳鐵虎說,去年9月近2.5萬件學習歷程檔案消失,解決方式是由學校協助學生再次上傳學習歷程,但也引發「是不是同一份檔案」的爭議,擔心有人鑽漏洞,上傳修改後更優秀的學習歷程。
更何況還有補習班幫忙操刀學習歷程!以申請入學來說,學測分數佔50%;另外學習歷程和大學的面試、筆試或實作等,也佔50%。由於學習歷程所佔比例頗高,因此也吸引許多補習班搶食這塊商機。
王瀚陽認為,如果學習歷程的比例太高,自然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你有辦法要補習班不講學習歷程嗎?不可能啊!」他舉例,就好像帶一個想減肥的人去吃到飽餐廳,當他忍不住吃的時候,又怪他不知道自己的內在動機才會失控,那一開始乾脆就不要帶他吃到飽餐廳啊!
王瀚陽認為,唯有降低學習歷程占入學審查評分的比例才能解決亂象。陳鐵虎也同感,「學習歷程若降低比例至5~10%,才能避免階級複製,學生的壓力也較為舒緩,否則現在許多孩子為了充實學習歷程,還耽誤正課,根本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