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防踩雷2招 看往來銀行評估建案風險程度
作者:胡偉良 | 2022-03-26 13:00
(圖/胡偉良提供)
營造成本高漲,很多賣的早的建案,到了要發包時才發現成本已高到吞噬原本預估的利潤,還有可能造成虧損;有些則面臨找不到營造廠施工的困境,結果不是拖延開工,已經做一半的則有可能因成本問題,做不下去,變成爛尾樓,或是變更(降低)興建規格(偷工減料)。
這個時候買房真的要很小心,你要擔心的不只是建商,還要擔心承包工程的營造廠。
建商可能因政府的調控而週轉不靈,或因興建成本上漲而入不敷出;承包工程的營造廠也可能面臨類似的問題,上述情況衍生的後果都很嚴重,建商出問題可能導致爛尾樓或法拍,而營造廠出問題,後續的工作,建商也不一定能夠處理。
市場上現在就有不少建案在找人接盤,但是一些比較有能力或具規模的,卻因自己的工作量滿載,不見得有能耐或興趣去承接。
因此這個時候買預售屋真的要格外小心。筆者建議:
1,沒有推過建案的新建商預售案能避則避
一來是新建商的專業經驗可能不足,面對坑洞的應變能力不夠,因此新建商在履約能力上,是明顯比不上有經驗的建商。
2,看建商(建案)的往來銀行
建案的完成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除了建商的自有資金外,更需要銀行借貸的大量資金挹注,而銀行本質上是靠賺存放款間的利差來獲利,因此一旦建案出現問題,銀行就會蒙受損失,因此,銀行在放款的核貸上是相當保守的,民眾不妨以建案的往來銀行做為評估建案風險程度的參考。
一般而言,建商在選擇貸款銀行時,大多會以大型一線銀行為優先,而同樣的,一線銀行在選擇貸放對象時、也是以優質的一線建商、建案為優先,因此就形成了彼此間的相對應匹配,這樣的借貸組合,風險較低;第二等級的建商,因為未能取得第一線銀行青睞,因此只能轉向二線的銀行尋求貸款,因為二線銀行的資金成本較高,而二線建商的風險則較高,所以銀行向建商收取的利息費用較高、綁約的條件也比較多,這是建商和銀行間的第二輪匹配。
第三線的建商、建案,則因未能取得銀行的融資貸款,而轉向銀行體系外的租賃公司尋求奧援,此種貸款利率更高(通常在6%以上)、風險也較高,這是第三輪的匹配。
以當前市場狀況來看,最容易出現履約不順,甚至淪為法拍的情形以第三類最多,第二類次之,而第一類則相當少見。
胡偉良畢業於台大土木系,並先後取得營建管理、商學、法學等三個博士學位。品嘉關係企業創辦人(Since 1987),目前擔任品嘉關係企業尚禹營造董事長兼主任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