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荒下一波2/搞了兩年原地踩 業界直指缺蛋是農委會數據失真
記者:吳婉瑜 | 2022-03-31 06:00
多位蛋農認為,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整體雞蛋市場供需,部分雞場汰除產能不佳的老雞,再加上禽流感撲殺不少雞隻,導致目前產地缺蛋也缺雞的窘境。(圖/黃耀徵攝)
全球通膨壓力升高,民生物資漲不停,特別是雞蛋供需失衡從去年底延燒到現下,引發不小的民怨,然而監察院早在2019年就曾糾正農委會,未能掌握蛋雞場生產數據,也未積極進行調控,導致當時蛋價出現產地價格每斤36.5元的高價。
從去年農委會統計資料顯示,無論是蛋雞飼養場,或是蛋雞在養數量,都比前一年高。一名蛋農就私下透露,至今中雞補不齊,與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減產,以及去年九、十月禽流感疫情有關。農委會未能掌握去年因為疫情的減產數量,加上部分蛋農擔心罹患禽流感整場雞隻被全面撲殺,因而選擇隱匿疫情,都成了這次蛋荒的主因。
根據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去年九月至今年二月底通報「高病原性禽流感」撲殺的雞隻統計,包括種雞、中雞、蛋雞等共35萬7675隻,主要集中於產蛋重鎮彰化等中部縣市。不過一名南部蛋農私下告訴本刊,因部分雞場隱匿疫情,農委會掌握的數據與實際落差至少好幾倍,「種雞和小雞都死了,無法將蛋雞補足,很多蛋農都在等新的雞源補上。」他進一步表示,彰化的雞蛋產值占全台五成,台北的雞蛋有八成都靠彰化調度,彰化一受影響,台北就缺蛋。
回顧2019年1月,全台也面臨大缺蛋,當時中南部產地價格達台斤36.5元。當時農委會將原因歸咎於前一年的大水災,導致蛋種雞、中雞和蛋雞死亡,造成後續雞蛋供應短缺,不過九月就被監察院狠狠打臉,糾正農委會說,蛋荒除了天候因素,農委會反應慢半拍也是主因,因為雞蛋短缺和漲價早在2018下半年就有跡象。當時農委會承諾,將輔導建立蛋雞場計畫生產,推動總量監控管理制度等改善機制。
這次缺蛋事件再度凸顯農委會的蛋雞場計畫生產「失能」,以及總量監控管理制度等失靈。一名在南部大型飼養規模的蛋農就指出,當前的雞蛋「產銷生態」機制是飽合且脆弱的,受制於由蛋商主導的「包銷制」,蛋農生產的雞蛋必須透過蛋商控制的通路消化,因此只要市場需求端緩下來,供應端勢必面臨崩盤壓力,「蛋農很容易因為當前的利益蒙蔽,拼命擴大飼養產能,大家都增養的情況下,需求一減緩就完了。」他認為若政府有效控制每年種雞產蛋的孵化量,蛋雞場就不會無限擴張,「即使有人盲目想擴廠也買不到中雞,蛋價就會穩定,不會面臨生產過剩的問題。」
立委張其祿也批評,台灣的農產常發生生產過剩或缺貨的問題,代表近年各種農產品預警機制完全失靈,農委會無法掌控超產及寡產及農產供貨不穩定的情況,每當面臨缺貨就開放進口。他提到,依據「農業發展條例」,主管機關有調節農產品產量的職責,而2019年就已發生過蛋價飆漲,農委會卻無積極作為而被監察院糾正農委會一次;2020年7月農委會未積極調整2019年大蒜供需,導致2019年國內蒜頭價格飆出「天價」事件,又再度被監察院糾,今年「缺蛋」事件再度重演,農委會未積極改正及發揮應有的職能。
張其錄認為,政府應從更長遠資源調度,進行國內外供應鏈盤整調度、釋出國內穀物庫存調節原料價格、獎勵提高國內民生物資生產量;並主動提升稽查囤貨強度,將已發現明顯違法行為者直接送法辦,以保障在疫情及國際局勢動盪下,台灣民生及物價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