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綜合

以為Omicron輕症都不用怕? 專家警告:高齡族群重症風險大增

Omicron輕症多免驚?專家警告:這些人有重症風險 別錯過黃金治療期;圖為位於永和的耕莘醫院篩檢站有多位民眾做PCR篩檢。(圖/報系資料照/粘耿豪攝)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今起上路,但有民眾擔心一旦採檢確診必須面對隔離等諸多不便,影響自己與家人的生活或工作,即使出現症狀仍選擇當縮頭烏龜。感染科醫師提醒,年滿65歲或有慢性病史都屬於新冠肺炎高風險群,重症風險大增,出現症狀5天內將是黃金治療期,及早篩檢才能保護自己。

近日本土確診病例快速增加,防疫手段已從「清零」轉變為「減災」,盡量減少需要住院及中重症患者,不要增加太快,以免壓垮醫療量能。儘管Omicron以輕症居多,但醫師提醒,對於沒有接種疫苗且有重症風險因子的民眾來說,感染新冠肺炎仍有可能會演變成重症,絕不能對疫情過度樂觀而掉以輕心,輕忽住院、重症及死亡風險。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臺北榮總內科部感染科教授王復德說明,年滿65歲、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結核病、慢性肝病、肥胖、懷孕,以及有會影響免疫功能的疾病,像是長期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的民眾,都是新冠肺炎重症的高危險族群。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感染科教授陳宜君指出,這些高危險族群最需要及早治療以預防重症,目前台灣已經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更重要的是把握「出現症狀5天內」黃金治療時間,及早篩檢、適時評估用藥是保護自己健康的關鍵,千萬不要因為對自己的健康太有把握,錯失最佳治療時機而讓健康兵敗如山倒。

王復德表示,新冠肺炎口服藥是高危險族群減少重症的有效武器,「不打疫苗、不主動篩檢,就等於早早放棄避免重症的先機,等於空有精良武器,卻無用武之地。」他呼籲民眾,只要有接觸史或出現症狀, 一定要化被動為主動,積極篩檢,只要能及早確診,重症的高危險族群可及時用藥,中間病情若有變化也要盡早就醫。

「一旦確診數大量攀升,就算重症率再低,所造成的累積傷亡還是會很可觀。」陳宜君提醒,如果感染後症狀沒有隨時間改善,甚至開始喘、身體變得很虛弱,或是原有慢性病急遽惡化,譬如糖尿病友血糖飆升或低血糖,慢性肝炎病友出現眼白變黃、皮膚黃、尿液深如茶色的黃疸現象,都可能代表病情惡化,應及時就醫,別誤以為「新冠病毒只會引起輕症」而延誤治療時機。

新冠肺炎已在社區散播,以輕忽的態度面對這些「看不見的敵人」是最可怕的,也是近期最令人擔憂的社會現象。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共同呼籲,現階段迎戰本土疫情,戒慎但不要恐懼,以「三防三擊」行動來換取時間跟機會。「三防」就是基本防疫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而「三擊」是主動出擊,疫苗打好打滿、主動接受篩檢、及時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