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快篩陽給藥』不良反應? 這兩醫生給解方挺Paxlovid速投藥
記者:薛孟杰 | 2022-05-15 15:23
針對「快篩陽即給藥」之爭,台大醫生李建璋及預防醫學會理事長陳宜民告提出解決建議,呼籲投藥Paxlovid應把握黃金時間(圖/李建璋醫師臉書、報系資料照)
台北市長柯文哲呼籲中央「快篩陽全面給藥」遭指揮中心否決,不僅防疫指揮官嗆「副作用誰負責」,綠營側翼也加碼嗆柯文哲「快篩偽陽性該如何應對?」「慢性病人萬一引發不良藥物作用誰負責」?
對此,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教授李建璋建議,若擔心快篩有假陽性,患者可以在第一次快篩陽後,找準確性較高的羅氏或亞培快篩,再篩一次,或者請基層診所協助快篩,就能降低快篩假陽性及民眾操作快篩不當造成的誤差。
中華民國預防醫學會理事長陳宜民則認為,慢性病人用藥歷史,健保雲端都已經翔實記載,而Paxlovid與100多種藥物有交互作用,健保署也都輸入雲端,醫師只要透過查閱健保雲,就會自動篩檢病患是否使用慢性病用藥,是否適合用Paxlovid,由於Paxlovid對無症狀者、輕症患者投藥才有效果,建議快篩陽經過醫師視訊確診,就應立即決定是否投藥,不必再等PCR。
李建璋今天在臉書表示,反對「快篩陽就給藥」的論點理由是,快篩陽恐有5到12 %的假陽性,因新冠口服藥Paxlovid與100多種藥物有交互作用,若是假陽性給藥之後引發不必要的併發症,可能得不償失。支持「快篩陽即給藥」論點者則認為,已確診不舒服的病患,為了重複PCR檢驗,須在急診室外大排長龍,除替緊繃醫療量能增添壓力,也讓生病的病患承受更多可以避免的痛苦,也恐延遲Paxlovid給藥的黃金時間。
他建議,若仍擔心民眾快篩採檢品質不好,快篩其實不一定只能民眾執行,也可以由醫療院所醫護深入鼻咽採檢再確認一次,或者請快篩陽的民眾用另一種品牌的快篩再篩一次,就不需要全部到急診做PCR。她說重複一次快篩成本2-300元,比起PCR 3-5000元便宜多了,重複快篩只需要15分鐘,PCR要3小時,還不算排隊時間,需要的人將更可早拿到藥物,對於病情的緩解住院死亡的減少所能得到的效益更是可觀。
他還說,很多人認為Paxlovid5天內給藥才有效,未必「非要」快篩陽就給藥,設法縮減PCR檢驗程序也行。但Paxlovid正確說法應該是越早給藥效果越好。
李建璋說,根據原始臨床試驗顯示,Paxlovid5天之內給藥可降低88%住院或死亡率,但是如果更早在3天之內給,可以降低89%,但千萬別小看這1%,如果最後台灣20%的人口感染,這個1%就是代表上千條的人命。因為Paxlovid作用是抑制病毒蛋白酶,讓病毒沒有辦法複製,越晚給病毒複製越多產生的破壞越大。
中華民國預防醫學會理事長陳宜民則說,外界擔心Paxlovid與其他藥物產生反應的說法,看起來振振有詞,但卻似是而非。因為若慢性病患者若已就診,長期拿藥控制,健保記錄都會翔實記載他拿了哪些慢性病藥,而Paxlovid已明確知道會與哪些藥品項目產生交互作用,相關資料都已經上傳健保雲端,因此,只要快篩陽且已有不舒服症狀患者,透過與醫師視訊確診,醫師馬上能從健保雲端病患過往用藥歷史,由資料庫自動篩檢比對病患是否適合使用Paxlovid。請別再用「藥物可能交互作用」,當成延誤投藥的藉口。
陳宜民說,近來政治人物有不少似是而非的錯誤訊息,已涉及誤導民眾,恐造成新冠肺炎病患延誤就醫,相當不該。例如,有人指這波新冠肺炎99%都是輕症的說法,暗示民眾不必急著就醫,但就算重症病患比例不到1%,依台灣總人口比例換算下來,重症人數恐仍有數千人,而且輕症若不積極投藥,誰能保證不會變成重症或死亡?
此外,針對還有綠營側翼宣揚「自然免疫」,只要積極染疫再感染家人,就能讓大家都自然有抗體,陳宜民更痛斥該說法很危險,因為根據美國研究指出,新冠肺炎不斷變種,「自然群體免疫」效果不好,否則全球疫情不會到現在仍難以控制。
他還說,注射新冠疫苗與直接染疫絕對是兩回事,注射疫苗是透過最小影響人體的方式,提醒免疫反應認識病毒防疫,但若直接染疫就是讓病毒長驅直入身體,嚴重者可能死亡,怎能拿疫苗與「染疫後的抗體」相提並論,十分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