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老籲與司法界多交流 刑事局建議做好風險評估避免被駭被騙
記者:項程鎮 | 2022-05-17 21:58
期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糜以雍呼籲金融界和司法界應該多交流,增進彼此了解。(圖/方萬民攝)
中華民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糜以雍指出,這幾年和司法界互動及溝通結果,發現彼此對法令的解讀不同。他表示,「我們是大陸法系國家,但不少法令卻參考海洋法系」。糜以雍呼籲金融界和司法界應該多交流,也讓司法界了解金融界在做什麼。糜以雍也對主管機關推動洗錢工作表示肯定,他說以前主管機關推動洗錢工作,金融業覺得多一項工作負擔,現在則發現成果令人驚艷。
糜以雍指出,地下金融業者猖獗,合法業者不斷檢舉,但情形似乎沒有改善,後來才知道,像密醫才判6個月,但違法的地下業者法定刑是1年到7年,但法官判不下去,常改用賭博罪來判,刑度實在太輕。他還語帶幽默表示,正常的業者想的是如何做才合法,但地下業者想的是,不這樣做會怎樣,在場人士聞言皆會心一笑。糜以雍今天是在財團法人金融法制暨犯罪防制中心舉辦的「金融市場交易犯罪探討」研討會,表示上述意見。
刑事警察局副局長李文章指出,現在網路駭客及詐騙橫行,警方接獲很多NGO組織客戶資料被駭走、售票系統被駭、銀行網站被冒名等各類型案件,加上最近臉書、Youtube常有投資界名人遭冒名發送炒股群組,相關案件層出不窮,至於虛擬貨幣洗錢及衍生強盜、搶奪等案件,也是警方一直關注的問題。他呼籲各行各業都應做好風險評估,不要等到公司客戶資料被侵害,到時候再報案就為時已晚。
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執行秘書蘇佩鈺表示,去年底公布國家洗錢資恐及資助武器擴散風險評估報告,這是繼2018年首度發布國家洗錢及資恐風險評估報告後,時隔3年後,第2次進行國家層級評估。台灣受到洗錢高度威脅的犯罪有10大類型,包含毒品販運、詐欺、走私、稅務犯罪、組織犯罪、證券犯罪、地下匯兌、非法賭博(含網路博奕)、貪污賄賂、智慧財產犯罪等,高度威脅方面,則是第三方洗錢。
金融法制暨犯罪防制中心辦理一系列「金融犯罪防制相關議題研討會」,今天召開第一場議題「金融市場交易犯罪探討」研討會,參與人數超過650位,期盼讓相關人員更加了解虛擬貨幣發展趨勢、金融或網路市場可能衍生的犯罪等,以提升金融犯罪偵防並抑制相關犯罪案件的發生。研討會邀請的學者專家還包括輔仁大學法學院院長郭土木、調查局洗錢防制處科長陳國進、高檢署檢察官黃珮瑜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