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色覺醒》馬凱:藍綠惡鬥 經濟沉淪
| 2018-06-20 19:41
圖說-《無色覺醒》馬凱:藍綠惡鬥 經濟沉淪
台灣經濟陷於困境,早已不是新消息,讓台灣陷入困境的元凶,正是近30年來,無論藍綠的執政者。若這種「政治扯經濟後腿」的格局不盡快打破,台灣還會繼續沉淪下去。
其實,台灣經濟陷入困境,早在30年前便已開始。回頭看看,台灣經濟發展的黃金歲月,約在1950年到1986年之間。在這段期間,台灣每年經濟成長率都在9%以上。從1986年之後,經濟成長率每況愈下,6%、3%,到了現在則是保1、保2。
台灣經濟的困境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過去30年間,台灣經濟失去了方向。以往,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原因,主要靠著紡織、輕工業、鞋類、玩具等品項的加工出口,創造就業、所得,當時甚至有著「世界工廠」之名。但時間到了1986年後,這類勞力密集的產業,逐漸出走至東南亞、大陸,帶動大陸經濟快速成長。
方向不明 四面楚歌
此時的台灣,最需要的是為經濟找出一條全新的發展方向。但過去30年來,不管執政的是國民黨也好、民進黨也罷,沒有任何一個黨派積極為台灣擘畫經濟的發展方向。
其次,台灣經濟一直以出口為主,1986年後經濟成長速度趨緩,台灣出口業的國際競爭力也逐年下降,近20年,台灣更面臨出口碰壁的危機。長一段時間以來,大陸一直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但隨著兩岸關係的惡化,以出口大陸為主的企業都面臨訂單減少、競爭力下降,甚至直接威脅到企業存續。
有許多人會思考,台灣難道一定要依靠大陸嗎?當然,有不少台商試圖想要打進世界其他市場。但全球區域整合的大勢已然形成,諸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歐盟、東盟,這些區域整合的成員,重新構築區域壁壘,提供成員優惠、提防外來勢力。而台灣到目前為止,一直無法切進任何一個組織,甚至連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國,都不是與台灣經濟息息相關的國家。
台灣的經濟一方面得面對大陸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又難以找到其他出路,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濟又該如何發展?
善用選票 檢視民代
目前台灣的兩大黨,無論是國民黨或是民進黨主政,雙方主政的考量點都不在於經濟的發展,也不在於民眾是不是能過上好日子。雙方在乎的,僅有如何能夠在各級選舉中,贏得更多的選票、如何打倒政敵、摧毀政敵。是故,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任何問題,只要一方說好,另一方就極力反對。隨著政黨不斷輪替、不斷惡鬥,想執行對民眾好的政策都做不成,壞事情反倒層出不窮,台灣當然會陷入困境。
一般說來,帶動經濟成長有三架馬車,消費、出口、投資,台灣在長期低薪與政府赤字的情況下,很難依靠消費帶動經濟。如前所述,台灣出口又四面楚歌,也很難帶動經濟成長。至於投資,又可分為本國人投資與外國人投資,前者已經連續三季衰退;至於後者,台灣在國際評比投資環境時,成績是倒數的1/3左右,也很難吸引外國人投資。
對台灣的民眾來說,想要改變,就得用自己手中的選票,去檢視每一個政治人物,如果政治人物不能幫人民過上好日子,就把選票給別人。如此一來,台灣的政治、政黨、政治人物,才會真正改變。(摘自中時電子報「無色覺醒」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