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焦點

英系當老大1/縣市黨部主委擴張不順 加大動作引派系側目

民進黨地方黨部主委和全國黨代表等黨職改選,今年競爭激烈,不少地區投票率都超過6成。(圖/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各縣市地方黨部和全國黨代表等黨職選舉在22日舉行,事涉接下來7月的中執委與中常委改選,更牽動2024年總統黨內初選遊戲規則的制定,以及派系的版圖擴張,因而地方黨部主委競爭格外激烈。綠營人士觀察,英系在地方黨部主委的拓展現況不如預期,眼見蔡英文總統任期剩下不滿兩年,這次黨職選舉動作頻頻,顯見其「固土」的雄心勃勃。

本月22日民進黨剛舉行全國黨員代表選舉,7月17 日緊接著召開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改選下屆中執委、中常委和中評委等黨職,重組黨中央權力核心;由於本屆黨職任期將處理2024年正副總統、區域立委,以及不分區立委提名,且正值總統蔡英文任期尾聲,權力遞嬗過程,黨內派系新潮流、正國會、英系、蘇系、綠色友誼連線、湧言會和民主活水等百花齊放,合縱連橫相對複雜。

據悉,地方黨部主委為「當然黨代表」,因此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各縣市派系角逐也毫不手軟。一名民進黨派系人士指出,由於正國會及其盟友在本屆坐擁7席縣市主委,更手握關鍵的全國縣市黨部主委聯誼會長一職,此職務為「等同中常委」,因此成為眾矢之的,特別是在基隆、宜蘭和金門等縣市,面臨民進黨前書長洪耀福等人主導的英系挑戰,而宜蘭縣黨部主委改選又被視為正國會和英系的一級戰區。

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任期即將進入尾聲,黨內各派系爭奪黨權不遺餘力。(圖/報系資料照)

該人士說,英系近期常對外宣稱「正國會是黨內第二大派系,應該接受挑戰」。英系也的確很有組織性地進行「插旗」,早在2020年總統蔡英文號召「辣台派」入黨時,英系短期間內就激增數千名黨員,另外也拉攏新系和蘇系聯盟,甚至找出地方縣市頭人之間的矛盾,示好特定一方集結成「泛英系」;即使手法再細膩,這次英系最後守住台北,進取金門,但在宜蘭、基隆擴張失敗,就連嘉義市也沒拿下,意味著並不是打著總統名號就能暢行無阻。

另一名民進黨組織幕僚觀察,在過去「新蘇連」對決「非新蘇連」的派系架構下,英系都只是戰鬥中的配角,現在自己想當家,短期目標是跟正國會平起平坐,所以才會在這次主委改選,率先點燃烽火。但他也認為,被挑戰者當然會有壓力,只是派系競爭是政治體系運作的常態,有衝撞破壞,才能重建壯大,以前新系、正國會皆走過相同的路,因此可以理解。

民進黨一名立委卻說,英系和正國會硬碰硬並非好事,相較新系紀律嚴明,中央一個指令直通地方,只要誰不乖,就會用各種方式處理強出頭者,假戰端於無形,其他派系的生成過程就不像新系,一路栽培人才上來,而是各地頭人勢力的集合,原本在地方就存在些矛盾,遇到選舉時更加激烈,若派系「大腦」沒有想辦法解決、促成合作,最後只會兩敗俱傷,對派系長遠發展不是好事。

一綠營人士則認為,若英系最大目標是2024年力推自己的總統人選,由前副總統陳建仁力抗副總統賴清德,那就應該減少與其他派系的衝突,畢竟新系最終會回歸支持賴上位,而英系真不想被清算的話,團結其他派系,採取合作姿態會比競爭來得好。他指出,「在競爭中又有合作,一起把餅做大,才能真正壯大。」

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由英系張茂楠拿下,強化操盤台北市長選舉的主導權。(圖/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