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社區自辦在地體驗行程氾濫 專家:意外降臨難負起理賠之責
記者:林榮芳 | 2022-08-01 18:45
台灣旅行業國民旅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朱永達認為,現在有很多社區或農民自辦體驗行程,但若不甚發生意外,從事在地旅遊業者不具合法性,消費者很難有理賠保障。圖為示意圖。(圖/報系資料庫)
疫情讓國旅市場呈現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近年市場出現不少在地深度體驗的特色行程,只不過,根據CTWANT記者調查,搶食國旅大餅,可不只全台3000餘家旅行社,還有各式各樣的組織團體。旅行社業者抱怨,「政府希望推動旅遊在地化,但多數組織未合法立案,消費者沒有保障。」
疫情這2年從中央到地方都推有不少旅遊補助,旅行社也善用這些補助經費,推出超低價旅遊行程。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黃正聰表示,低價團將過去本來包在行程中的餐食都變自理,讓價格看起來漂亮,頂多再把二次消費(購物)抽成算進去,畢竟沒人會做虧本生意,就算賺不多,但卻能讓閒置的人、車運轉,當作練兵、養兵,以及攤提遊覽車的投資費用。
儘管如此,一位旅行社老闆仍是相當擔憂,他向來主張產業應提供高附加價值、感動、差異化的產品,「用價格掃市場易讓消費者價值錯亂。」同時也有業者抱怨,從地方到中央有很多補助,但大多集中在某些業者身上,然後再低價搶市、破壞行情,令大多數業者很反感。
對此,台灣旅行業國民旅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朱永達不予置評,不過他認為目前產業現況最值得注意的是「從事在地旅遊業者的合法性及消費者保障問題。」
他表示,目前各縣市政府、水保局、原民會、客委會…等公部門都有對地方組織補助推動導覽、推廣、體驗,較著名的像是埔里東光社區、宜蘭白米木屐村、南投澀水社區…等等,主管機關觀光局也要求旅行社多多推廣在地旅遊,「但部落居民、農民大多未有合法立案公司,與發展觀光條例旅行社業務合作對象必須合法,有所牴觸,讓業者很是為難。」
而實際上,大多業者也是私自招攬客源從事旅遊、派車接送業務。去年10月新北市雙溪虎豹潭發生學童及家長6人遭溪水沖走的意外就是最好的例子,家長透過「大方自然體驗」臉書付費報名參加,出了事情才發現是非合法立案的三不管組織。
朱永達表示,目前所有部會都對地方組織補助推廣,但都沒有和交通部觀光局商量過合法性,等同接受中央補助做觸法行為,萬一發生意外,活動辦理的人員或農民,也很難負起責任。若是旅行社承攬行程,至少知道主管機關是誰,旅行社會為團員投保「旅行業責任保險」,還有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的保障基金作為理賠,對消費者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