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熱線

利變保單之亂2/壽險大方發「升息紅利」 貴婦富商爭相領錢改買美元利變險

隨著利率走升、美元變強,「利率變動型保單」受到理財偏保守型民眾的青睞。(示意圖/李蕙璇攝)

美國FED啟動升息後,台灣利變型保單同步大賣,但在金管會緊盯業者有無亂喊「宣告利率」下,各家反應不一。CTWANT記者調查,6月起,多數業者「凍漲」未調整美元利變保單宣告利率;富邦、新光人壽7月間則調高200多張的宣告利率,「升息紅利回饋給保戶」;但也有業者反而調低多檔的宣告利率。

金管會早在今年4月,就已裁罰台新人壽並停售1張利變保單,8月又再出手「記點」處罰13家壽險公司的12名簽署保單商品人員,以及連同業者在「未受罰」前自行下架的商品,共停售達21張利變型保單。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就強調,這一次對壽險公司違規行為的裁罰,並非要阻止業者調升宣告利率,而是期望透過裁罰提醒業者應記取經驗與教訓,清楚了解自身違規行為對公司財務與保戶權益影響,並確實改善,建立穩健之宣告利率政策。

市場對官員此番話感覺有弦外之音,「只要符合規定,該升、該降的宣告利率,就是要做!」

依壽險公會統計資料看來,2022年上半年壽險業有兩類保單保費收入呈正成長,一為「利變型壽險」新契約保費1,82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4.57%;另一是「傳統型壽險」(包含儲蓄型保單),也是因為有採取固定利率或自由分紅,今年1~6月的新契約保費249.2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6.71%。

CTWANT調查,高資產端民眾在今年上半年期間,有將部分新台幣或美元現金轉買利變型美元保單,「很多人就是看準保險公司勢必會調升宣告利率!」一名銀行理專分享觀察的情況。

所謂的利率變動型壽險保單,分外幣計價(以美元為主)及新台幣計價,包含壽險保障(身故金、完全失能保險金、保費豁免附約等)與每年反應市場利率,收取的增值回饋分享金。

業界又將此類保單分為理財型與保障型,「理財型」保單換算的年化複利率(IRR)較「保障型」的高,但在「壽險身故金保障」部分,「保障型」比較高。

磊山保經御謙特許事業部業務總監吳柏增表示,受到美國升息所致,確實從2021年底起至金,許多保戶非常關切「利變型保單」宣告利率是否調升受惠。(圖/李蕙璇攝)

磊山保經業務總監吳柏增說,「買利變型保單要看懂兩個『利率』,一個是『預定利率』,在保單上就會載明利率數字,是固定的,一個是保險公司官網每月1日公布的『宣告利率』,會隨著市場利率調整,兩個利率相減的幅度愈大,每年可領取的『增值回饋分享金』也就愈高。」

舉例來說,40歲民眾買了一張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定額給付型)保單商品,基本保險金額50萬美元,繳費年期為20年,年繳1.5萬美元保費,該保單預定利率為2%,假設前五年的宣告利率以3.30%計算,第五年度末可領到的「增值回饋分享金」為668元,第十年度末則為1.748元;若宣告利率低於預定利率的話,「增值回饋分享金」為零。

因此,「保戶多會希望保險公司『宣告利率』要大於『預定利率』,差距愈大,獲得的固定收益更高。」另一名保險公司主管說,「這類保單有壽險保障與累計增加保險金額空間,隨著升息利率走升,加上美元升值,去年底就受到理財保守型民眾的青睞。」

「本身有外幣需求的人,像是台商在中國做生意就會買人民幣計價的保單,或者是做為未來子女出國留學基金,就會買短年期像是6年期、10年期的美元計價利變型保單。」吳柏增說。

「只是,金管會一直是引導鼓勵保險業者多推廣保障型商品,這幾個月也在調查與監督利變險的狀況,多數壽險業者不敢大幅度拉高宣告利率,買氣也稍微降溫一點。」另一名銀行理專說。

購買「利變型保單」的保戶,可以從壽險公司的官網得知每張保單各年度的宣告利率。(示意圖/李蕙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