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熱線

人均GDP可望超越日、韓 專家示警:「荷蘭病」徵兆浮現

今年台灣人均GDP可望超越日韓,成為東亞第一。但學者示警,台灣科技業一枝獨秀,「荷蘭病」徵兆浮現,貧富擴大、M型化消費,恐怕衍生社會財富對立。圖為台北街頭商家張貼出清海報,拉抬業績。(圖/報系資料照)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今年台灣人均GDP約3萬5510美元,可望超越日、韓,成為東亞第一;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示警,台灣科技業一枝獨秀,「荷蘭病」徵兆浮現,貧富擴大、M型化消費,恐怕衍生社會財富對立;通膨壓力下,廣大庶民得更辛勤工作,才能應付高漲的外食費、房貸壓力等,對人均GDP東亞第一「超無感」,生活在另個平行空間。

IMF預估,我國人均GDP明年3萬6834美元,仍會持續領先日、韓,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我國超越日、韓的情況,不會是「曇花一現」。殷乃平表示,台灣能首度超越日本的原因,是日圓貶值速度太快,國民所得換算成美元計價,就吃了大虧,加上台灣近3年來科技業貢獻多,經濟成長率高於日本所致。

全球大鬧晶片荒,殷乃平表示,台灣 「荷蘭病」徵兆浮現,即科技業一枝獨秀,只要與半導體沾上邊的產業以及從業人員,近3年來財富增加最多,鄰近新竹科學園區的竹北市,不僅所得居全台之冠,不動產漲幅也最為驚人;相對於餐飲、住宿、休閒旅遊等裁員、無薪假,產業興衰鮮明,數百萬的服務業人口,幾乎享受不到經濟成長的果實。

「荷蘭病」是描述單一出口產業爆炸性成長,帶動勞動者薪資成長,削弱其他產業的競爭力;源於1960年荷蘭外海發現天然氣田,意外之財暴富升值,能源產業一枝獨秀,工業、製造業衰退喪失競爭力。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陳尹柔表示,對多數上班族來說,今年1到8月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4311元,年增率3.08%、看似成長不少,不過,扣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呈負成長0.02%,為6年來同期首見的負數,等於薪資增漲被通膨吃掉,不但壓縮生活品質,也衝擊上班族退休準備。

陳尹柔根據調查指出,在這波通膨壓力下,35%上班族是「月底吃土族」,等於沒有多餘的錢可以存或做理財,調查也顯示,近一半的受薪階級擁兩份收入,以兼職、打工或投資等管道來增加收入,開源節流雙管齊下就是為了充實荷包,減少經濟上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