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制不公貧富差距擴大 年所得500萬以上有效稅率減少
記者:中國時報吳靜君 | 2022-11-13 07:30
稅制不公加深貧富差距,高所得者可抵減的稅目無上限,中產階級卻經常是一毛也跑不掉,許多中高齡民眾,不但不敢提前退休,更害怕在就業市場失去競爭力。圖為北市中高齡就業博覽會。(圖/中國時報趙雙傑攝)
稅制不公貧富差距擴大!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顯示,2020年度最高所得淨額的2個級距「有效稅率」,較2016年呈現減少,其中所得淨額級距1000萬元以上有效稅率甚至從35.53%降至30.64%,大降4.95個百分點;反而中產階級的有效稅率卻提升。
所謂有效稅率,是指應納稅額除以綜合所得額(收入),而財政部賦稅署以綜合所得淨額分為8個級距,立院預算中心指出,2020年相較2016年從低到高的各級距,有效稅率分別增加0個百分點、0.17、0.32、0.53、0.63、0.14個百分點,最高2個級距減少0.14個百分點與減少4.98個百分點。如第5級242-453萬元的社會中產階級,有效稅率11.62%,增加0.63個百分點。
即使2018年度實施稅制優化,中產階級的3個級距有效稅率卻增加較多,最高所得淨額2個級距500萬到1000萬元、1000萬元以上者,有效稅率卻減少。且以立院預算中心報告顯示,所得淨額1000萬元以上者,平均所得總額(年收入)高達2949萬元,將近3000萬元,較5年前相當。
年收入超過200萬元以上,所得淨額為0者還有235戶,相較於2016年仍增加154戶,其中年收入超過2000萬元者,竟然還有2戶不用繳稅。財政部賦稅署說明,這些高所得卻不用繳稅的申報戶,多為列舉高額的捐贈和醫藥費,財政部官員表示,未來會加強查核,剔除不合規的醫療費用抵減,如美容、保險已給付、無單據等,落實稅負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所施行的稅制優化,主要目的是要降低育兒、薪資所得和中低家庭的稅賦負擔,所以提高標準、薪資所得、身心障礙以及幼兒學前等4大扣除額;但同時大舉將綜所稅最高稅率45%調到40%,反而有利高所得者。
立院預算中心指出,行政院前院長陳冲曾提出,在兼顧稅收和公平下應該積極檢討稅制,對薪資所得者,尤其是年輕人酌量寬減,但是各類的交易所得應該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