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發現!台灣挖到超完整鯨魚化石 學者超興奮:距今有8萬5千年
記者:中國時報洪榮志 | 2022-12-05 15:46
成功大學、國立自然科學博館及海內外學者、學生一起發掘台灣史上最完整的鯨魚化石。(成大提供/洪榮志台南傳真)
台灣史上最完整鯨魚化石出土!成功大學地科系兼任助理教授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助理研究員楊子睿今年暑假率團隊,在屏東恆春發掘出距今超過8萬5000年、全長超過15公尺、完整度高達70%以上的鯨魚化石標本,推斷可能是晚更新世的藍鯨或大翅鯨,光一根下顎骨就重達334公斤、長223公分。
楊子睿指出,這是繼上世紀70年代於台南左鎮發現犀牛化石之後,第2次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化石。目前已挖出肩胛骨、上下顎骨及排列整劑的尾椎等;至於頭骨部分雖然只有後側,但整體來說,完整度高達70%,比起過去台灣出土的鯨魚化石大多只是零星,此次發現可說是台灣史上出土最完整的鯨魚化石。
挖掘團隊成員除楊子睿外,還有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姚秋如博士、德國巴伐利亞動物學蒐藏中心安妮卡.范海特倫博士,以及國內大學與高中的學生;其中,成大學生人數佔團隊6成。
團隊成員之一的成大考古所研究生周文博也表示,屏東恆春的頭溝地區,蘊藏多種貝殼、鯊魚、螃蟹及鯨魚骨骸化石,今年初他與當地蒐藏家張玉穆前往尋寶,回來後隨即聯絡楊子睿老師一同勘查。沒想到,團隊5月初在河谷深處,意外發現鑲嵌在地層4根突出地表的肋骨,經初步挖掘後,更發現地底還有大量骨骼。
不過,因發掘地點位在河谷深處且場地泥濘,光是挖掘、搬運就花了很大的功夫,為將重達334公斤的下顎骨運出,還專門訂做可供8人共抬的木製擔架,全程由12人輪流合力搬運。
楊子睿還說,化石出土後為鞏固結構需打上石膏,重量都超過百公斤,且谷地內植被茂密、地形崎嶇,學生們也曾想過開闢新路利用纜繩搬運,嘗試許多方法,前後花費3個多月,直到10月才終於完成,相當辛苦。
楊子睿指出,目前化石已運回自然科學博物館,將進行清修及研究,未來期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向更多人分享自然界遺留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