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界足球迷2/盼台灣務實培育足球種子 綠委偕專家籲體育署扛起責任
記者:李承值 | 2023-01-26 06:00
從國小就開始踢足球的立委邱志偉至今都滿腔熱血,去年底還抽空飛往卡達觀看一場世界盃賽事,並帶回紀念品。(圖/邱志偉辦公室提供)
4年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每屆開踢都會點燃起國人的足球魂,而且觀看足球的人潮也屢創高峰,身為資深足球迷的民進黨立委邱志偉則感嘆,台灣在棒球、籃球、羽球和桌球等運動賽事上,這幾年在奧運等諸多國際賽事大放異彩,為何足球和數十年前相比,卻不進則退。他呼籲政府能多挹注資源、落實正確的政策,讓台灣有朝一日也能成為足球強國
每四年一次的世足賽,邱志偉只要有機會就會買票飛到主辦國觀賽,今年他也抽空用3天時間,來回台灣和卡達就為了看一場球賽。邱志偉說,2014年他去巴西看開幕賽,上屆在俄羅斯舉辦,自己票都買了,卻因為立法院甲級動員沒有成行。
這屆世界盃政府竟未派員觀摩,讓邱志偉質疑若不去理解各國頂尖選手的磨練過程,這樣怎會有努力的方向。「每4年就要再問一次,台灣的足球未來在哪裡?台灣何時才能踢進世界盃?」邱志偉指出,體育署早在2017年提出過「足球6年計畫報告(2018-2023)計畫」,並且副標題寫著「足夢踏實、前進一百」,然而轉眼6年要過去,距離報告所強調的目標從提出計畫當年的124名,6年間竟然變成157名,世界排名不進反退。
邱志偉表示,台灣的足球訓練條件、環境,本來就不可能與歐洲、中南美洲的強國相提並論,但許多運動賽事都有移地受訓的觀念,甚至教育界也有公費留學等制度,為何獨獨在足球上無法跨出去,關鍵原因在於政府用心程度不足、作法過於保守,應該明確立下幾年內踢進國際賽幾強的目標,不要將成績不佳歸咎於疫情,畢竟疫情是全球問題,並非台灣獨有。他舉例說,台灣的棒球選手多數是本土培養長大,但到了一定年紀,極優秀的選手都會到日本或美國發展,之後還能代表國家隊出賽,退休後回國指導後進球員,這都是很好的傳承經驗,足球也可借鏡學習。
邱志偉說,台灣也應先多邀請亞洲區頂尖足球教練、選手來台實際交流,熟悉強隊的戰鬥強度、指揮調度等,相信透過邀請國際選手來台訪問、交流賽事,或是我方派出教練、選手出國交流累積經驗,必然能激起國人對賽事的關注,並且透過轉播相關賽事,讓更多廠商業者了解到國人對足球的熱情,自然也願意投資經費,良性循環將能帶來正面助益。
「台灣要發展足球,有一項最現實的問題要面對,就是足球比賽的職業聯賽尚未成為穩固的運動賽事。」邱志偉說,雖然目前已初步建立甲級、乙級聯賽,但隊伍數及願意投資的企業仍不夠多,而日本就是從足球職業聯賽,逐步建立起足球強國的基礎。他建議,政府想長期發展職業足球聯賽,應想辦法讓更多企業願意如同投資職棒,進一步投資足球,並健全我國足球選手的職涯規劃。
邱志偉說,政府的政策工具很多,包括可以提供企業賦稅上更多優惠,除目前「運動產業發展條例」規範的減稅條件外,還可考慮針對其他部分給予更多誘因,讓更多企業球隊可以在台灣落地紮根。他希望,政府在提出下一個足球發展計畫前,好好盤點目前國內問題,借鏡亞洲足球強國經驗,不要再讓「振興足球」淪為4年一次的口水話題,否則說得斬釘截鐵,做得虎頭蛇尾,實在令人遺憾。
其實,中華足球代表隊曾稱霸亞洲,1954年代表隊就在第二屆亞運(馬尼拉亞運會)奪冠,當時全隊的靈魂人物—教練李惠堂還在機場受到英雄式歡迎;1958年東京亞運會上,中華足球代表再以五戰全勝蟬連冠軍。1970年代,「中華木蘭女足隊」曾赴香港受訓,木蘭女足隊不只曾經3屆蟬連亞洲盃女子足球賽冠軍,更在1991年女足世界盃,成功晉級世界女足8強之列。
前中華民國足球協會副秘書長焦佳弘表示,30年前日本的足球聯賽制度開始起步,日本社區足球發展其實更早了,相較之下台灣運動發展在解嚴以前,大多為政府服務,並沒有社會自發基礎,台灣社會真正開始關注足球的時間點,應落在1998年和2002年的世界盃,社區的足球俱樂部在這段時間前後才開始起步。
焦佳弘也說,樂見各界推廣小朋友踢足球,以及更多的足球俱樂部興起,但足球運動發展不可能只靠家長、教練,公部門還是要有角色,只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從體育署專案報告,能看出其本位主義、資源投入錯置等問題。最近國人羨慕亞洲各國在本屆世界盃成就的同時,台灣的國家足球代表隊卻依然為了練球場地而流浪,相較日本1997年在福島興建第一座國家足球訓練基地,韓國第一座坡州足球訓練基地2003年落成,體育署真的必須扛起責任,出面主導才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