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直擊

街頭守護神2/會計喪女崩潰、留德碩士發病遭棄 北車街友故事大公開

思安慈善服務協每月為無家者提供2次義診,期望「醫病醫心」,讓他們能用健康的身體迎向新生。(圖/趙世勳攝)

台北車站交通方便、資源集中,逐漸成為無家者的重要聚集地,目前列冊在案的無家者超過200人,「台灣思安慈善服務協會」為他們提供每月2次義診,也因此發現街友們各有故事,許多人過去都有體面的工作,可能因精神疾病、痛失家人或債台高築而選擇離家,思安則盼能守護並協助無家者脫離街頭,讓他們能用健康的身體迎向新生。

「這邊有台大的,還有位留德碩士,都是因精神或生理疾病不被家人接受才會來這裡。」思安工作人員「張哥」對車站無家者的故事瞭如指掌,他說,每個人來台北車站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人喜歡以天為被、地為席的自由生活,大多數人則是因為沒得選擇才會走上街頭,更有人過去是大眾眼中的「菁英階級」,但因不敵命運捉弄而在車站落腳。

亞東醫院急診科醫師傅奕愷與護理師妹妹傅巧亨,下班後仍自願走上街頭,為不願去醫院的無家者提供專業治療。(圖/趙世勳攝)

「他們大多數都有工作,而且工作的內容還比許多人更累更辛苦。」思安協會社工馬春蘭提到,台北車站的無家者許多來自中南部,抱持著對大都市的憧憬北上,卻可能因疾病意外而失去工作能力,或者只能靠著臨時工餬口,卻因工作時有時無而收入不穩,在長期的入不敷出後,他們無法承擔租房費用,又不敢落魄回鄉,最終則成為街友名冊中的一人。

馬春蘭說,除了身體的疾病或殘缺,心理因素也是讓他們脫離家庭的重要原因,有人曾自己開公司當董事長,但被下游廠商惡意倒債,向親人求助後終於還清千萬款項,但他也被愧疚感日夜折磨,在無法面對家人下選擇離家;還有名「大姐」過去從事體面的會計工作,但女兒意外離世後大受打擊,選擇到街頭生活以逃避「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

而無所遁形的路邊開放式環境也讓無家者的生活處處充滿危機。馬春蘭提到,許多不肖人士會偽裝成社工或銀行人員靠近他們,以關心之名騙取個人資料,無家者在第一時間往往難以辨別對方是好意或別有用心,一時輕信就可能導致他們成為犯罪用的人頭,因此讓他們脫離街頭成了思安的重要目標。

馬春蘭說,目前思安每月固定2次義診,請來醫生為無家診處理傷口、問診諮詢,讓無家者重拾健康,同時鼓勵他們租屋賃居、重新生活,期盼大眾能扭轉過去對他們的刻板印象,用行動和支持給予這些「艱苦人」重生的動力。

台北市社會局表示,政府針對無家者一直都有長期照顧政策,包括盥洗、安置和就業輔導,寒流時期還啟動街友低溫關懷服務,開設沒有入住條件的街友避寒所,春節期間也規劃「短工時」臨時工,幫助老弱街友重回職場,為了更全面照顧關心無家者,目前的確有在討論新的政策,將待適當時機向大眾報告。

思安協會除醫療協助、配送藥品外,還會視情況提供義剪,在各方面守護無家者。(圖/讀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