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藥通報平台不治本 民眾黨團:每天仍缺2至3種藥
記者:甯其遠 | 2023-04-18 10:23
民眾黨立委陳琬惠、立院黨團副主任兼發言人楊寶楨舉行記者會指出,衛福部建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無法治本。(圖/民眾黨團提供)
民眾黨立法委員陳琬惠、立院黨團副主任兼發言人楊寶楨今(18)日舉行記者會指出,台灣近年屢爆缺藥危機,即使衛福部建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基層藥局仍每天缺2至3種藥品,原因歸咎於健保總額制度長期壓低藥價,一顆藥竟比一顆糖果還便宜,導致藥廠不願生產、進貨到台灣,無形中賠上全民健康,呼籲政府別再被動接收缺藥通報,而是要積極調整藥價結構,加速解決缺藥問題,確保慢性病和救命藥供應。
陳琬惠表示,缺藥困擾民眾3年了,但健保署4月1日仍執意維持健保藥價砍81.8億元,政府對藥價過度控制,從102年實施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ET),連年壓低藥品支出,美其名是減少健保支出,但由於缺乏利潤,部分藥廠退出台灣市場,導致缺藥問題陷入惡性循環,可見政府在思考節省開支時,也該確保醫療品質和民眾用藥權益。
陳琬惠表示,食藥署2月底盤點缺藥原因,制定短中長期計畫,短期要調度生產線,爭取提前輸入量,妥善分配醫療機構及藥局;中期要建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依不同缺藥原因擬訂解決方案;長期要檢討現行健保藥價政策,對必要性藥品給予適當價格保護機制。然而3項計畫都未奏效,目前仍有缺藥情況,基層藥師對於通報平台的新制也表示無感;長期計畫更諷刺,衛福部檢討現行健保藥價,卻越檢討越缺藥,政府把藥廠當盤子,把民眾當傻子,結果民眾、藥廠、政府三輸。
楊寶楨指出,衛福部4月11日成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要強化食藥署、中醫藥司、醫事司、健保署、國健署和疾管署的橫向溝通,但這些單位本就下轄於衛福部,平台像「新瓶裝舊酒」,也代表過往內部結構鬆散、缺乏跨部門溝通。近來基層藥師觀察,每天仍有2至3種藥品短缺,顯見平台沒有太大作用,更有不少藥師直言「就是換了個網站統計,毫無作用」。
楊寶楨表示,台灣民眾每月吃掉2千萬顆「氧化鎂」(軟便劑),但生產藥廠卻從6家變1家,原因是缺乏利潤不願生產,每顆氧化鎂價格約0.1至0.16元,被戲稱為「比糖果還便宜」,因為反觀糖果每顆可賣1元。而肺癌標靶藥「羅思克」沒有替代藥品,僅能「公開徵求」,但在平台上資訊2週才更新一次,對缺藥病患無疑是一種煎熬;針對慢性病長期服藥和救命藥,應加快更新速度,讓醫生與病患及早因應,避免延誤選擇其他治療方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