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健康

20歲女竟「髖關節退化磨損」!疼痛不堪被迫放棄跳舞 術後重拾舞蹈人生

20歲女竟「髖關節退化磨損」!痛到中斷熱愛的舞蹈 醫師助她重拾舞蹈人生

小呈今年20歲,是個青春洋溢的女大生,平時喜歡跳舞,涉略芭蕾舞、現代舞、民俗舞蹈等,然而髖關節疼痛一直困擾著她,還曾在半夜痛醒,甚至痛到無法移動只能躺在床上,疼痛也讓她無法繼續自己熱愛的舞蹈。

為了找出病因小呈前往臺北榮總求治,經過檢查發現,竟然是雙側髖關節發育不良,造成髖關節早期磨損引發的疼痛。北榮骨科醫師許逵翔與身障重建中心3D列印助理研究員俞文展合作,利用3D模型為小呈做好完整的術前規劃,完成微創全髖臼轉位手術,讓小呈能重拾跳舞人生。

髖關節發育不良 導致早期退化、磨損

髖關節發育不良在台灣的發生率約為1.3%,也是大多數髖關節退化需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原因。北榮骨科部主任蘇宇平表示,家族史、臀位產、患者為雙胞胎或多胞胎等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危險因子。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患者因為髖臼發育不全,造成髖關節不穩定,受力面積減少,導致須承受更多的壓力,輕微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大約需要承受2-3倍的壓力,而嚴重髖關節發育不良則有可能須承受達到10倍以上的壓力。

小呈就屬於較嚴重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導致早期退化及關節磨損。有鑑於小呈喜歡跳舞,年紀又輕,臺北榮總髖臼發育不良治療團隊建議,以微創式全髖臼轉位手術來增加髖關節穩定程度及增加受力面積,減少未來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機會。

3D模擬+微創手術 助患者術後恢復

此外,臺北榮總骨科許逵翔醫師與身障重建中心3D列印俞文展助理研究員合作,將小呈的髖關節3D模型印出,做出術前規劃,事先計算好最佳的轉動角度,模擬術後覆蓋轉動範圍,並藉由事先設計好的轉動測量器於術中確認轉動角度。

許逵翔醫師指出,由於有完整的術前規劃,原本預計需2-3小時才可完成的手術,只進行1小時就順利完成,而且利用微創式全髖臼轉位手術,更能達到理想的髖臼位移,且不傷及骨盆本身的穩定程度,病人能夠更快的恢復。

微創式全髖臼轉位手術加上仔細的個人化術前計畫,不僅減少術後恢復時間,也能夠避免術後矯正角度過大、神經受損,以及撞擊症候群等併發症。現在,小呈的髖臼從原本的承受壓力10倍以上,進步到跟正常人差不多,也能夠再繼續跳舞了。

小呈表示,對於北榮醫療團隊相當感謝,也希望藉由自己手術經驗的分享,讓更多和她一樣的患者,可以透過這些醫療技術恢復正常的生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