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綜合

憂雞蛋有食安疑慮 專家建議:買回儘速食用

專家指出,雞蛋常見沙門氏桿菌等恐造成腹瀉、腹痛、嚴重脫水等,民眾買回家應儘速食用完畢。(圖/路透)

近日巴西進口雞蛋洗選上架的標示日期錯誤惹議,尤其有效期長達4個月、回溫再上市也引起廣大食安疑慮。專家表示,雞蛋常見的沙門氏桿菌等恐造成腹瀉、腹痛、嚴重脫水等,免疫功能較差者可能會有菌血症和敗血症,雞蛋到了通路就應該儘速銷售出去,民眾買回家也應儘速食用完畢。

台北榮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楊振昌表示,針對雞蛋保存期長達4個月,民眾最擔心的不外乎腐敗和細菌等問題,尤其是雞蛋常見的沙門氏菌恐造成腹瀉、腹痛、脫水等症狀,或可能導致血壓下降和休克;若是免疫功能較差者,可能還會有得到菌血症甚至是敗血症的可能。

楊振昌說,如果發現蛋殼有破損就不要再食用,有異味就更要避免,畢竟普通人在外觀上無從分辨雞蛋已擺放多久,消費者只能自己多加留意,通路將蛋上架後應該要儘速銷完,貿易商、洗選場在中上游也要管理得當。

陽明大學食安暨健康風險評估所榮譽教授劉宗榮表示,禽鳥的腸道都有沙門氏桿菌,這也是為何呼籲禽蛋不要生吃,日本雞蛋能夠生食是透過多年的育種改良,雞的腸道已經不含這些菌類。此外,廚師打蛋也一定是一顆一顆蛋打,不會都打在一起,否則一個蛋壞了整碗也跟著遭殃。

農委會日前指出,每個國家及地區的貿易及保存方式不同,保存期也都各異,土耳其、巴西等國家標示為90天,部分國家標示120天,香港、南美洲部分國家等則為180天,廠商也會以加工成液蛋、蛋粉等方式延長保存期限,並不會讓過期雞蛋流到市面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