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視孕產照護致少子化更惡化 立委籲公辦產前教育
記者:甯其遠 | 2023-10-12 15:33
立法委員黃秀芳、陳秀寳及立委參選人李坤城、劉仁照舉行「孕產辛酸誰人知?漠視孕產照護,少子化只會更惡化」記者會。(圖/正常國家文化基金會政策中心是供)
立法委員黃秀芳、陳秀寳及立委參選人李坤城、劉仁照,偕同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徐書慧、婦產科醫師烏恩慈於今(12)日舉行「孕產辛酸誰人知?漠視孕產照護,少子化只會更惡化」記者會,呼籲政府欲提高生育率,整體的孕產政策不應只聚焦在胎兒健康上,也要關注孕產家庭所需要的協助,政府應提供懷孕伴侶的產前教育。
徐書慧表示,台灣現在的困境是女性連第一胎都不想生,應該由國家提供以家庭為主體且公共化的產前教育。徐舉例說,一位35歲孕婦一直在職場上班到產前,新手媽媽很容易失去自信,加上身邊的伴侶也不能同理她的感受,她就此決定不再生育;另一位一樣是35歲生產第一胎的女性,和伴侶受到完整的生產教育和支持,這位女性在38歲時決定生第二胎。
烏恩慈表示,台灣現在的產檢制度,主要著重在胎兒的健康,漠視母體的改變,懷孕要面對許多事,有些女性會面臨職涯發展選擇的困境,結果往往演變成產後憂鬱和與伴侶的衝突,甚至造成離婚的結果,除了孕產知識的缺乏,也沒有提供充足的伴侶溝通知識,照顧孕婦的路上不能只有醫師,孕婦不是病人,有全人的照護才能讓孕婦願意生小孩。
黃秀芳以自身經歷為例,在第一胎時完全沒有經驗,都靠上一輩傳授怎麼餵母乳,因為自己的孩子是早產,不會吸奶、要用手擠,當時的感受非常疼痛。黃秀芳說,我們的孕產政策應該更加精進,生育子女的壓力不僅來自於「產後托育及教養的選擇」,產前懷胎因支持系統不足而產生的恐慌與壓力,更是讓年輕女性不願意踏入生育階段的一大因素。
「為什麼年輕媽媽不想生、不敢生?因為我們對媽媽的重視比對孩子少。」陳秀寳直言,大家都會看媽媽有沒有養胎,很少去看媽媽有沒有把自己照顧好,根據統計,台灣有5到8成的產婦有產後憂鬱的症狀,產後憂鬱不僅影響到產婦心理健康,更是會演變成自傷或傷人的行為,「為母則強」不是唯一的解方。
李坤城說,如果有比現行制度更完善的產前教育,有許多孕婦的伴侶都願意和伴侶一起去產檢,一起上課,知道會面臨什麼、能做些什麼,不會讓女性獨自承擔,零到六歲有投入大量經費補助托育系統,但零歲之前的政策也很重要,希望國家能有更多資源挹注在生產教育課程上。
劉仁照說,他至今難以忘懷,過去太太懷孕時,太太很焦慮、他自己也很焦慮,如果有政府提供有品質的產前教育課程,他也許在當時就能從被動的配合,變成不用太太開口就主動協助,政府應支持和補助這些課程,培育師資人才,確保每對新手父母都能一起接受至少12小時的生產教育,幫助他們在生育過程中更自信、有更豐富的知識,為下一代的到來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