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全台小農食材、專注感受風土滋味 知名私廚首推蔬食宴
記者:魏妤靜 | 2023-12-27 18:58
晶瑩剔透的「翡翠福袋」賣相討喜。(圖/魏妤靜攝,以下同)
近年吃蔬食的人愈來愈多,這股風氣也逐漸吹進講求精緻與獨特體驗的私廚餐廳,如何同時兼顧健康與美味,成為餐廳的重要課題。位於台北農安街老宅的「中山對酌」,便是一餐期至多僅接兩桌的預約制高檔私廚餐廳,從2021年開幕以來受到不少饕客們喜愛,大家都愛上在保有隱密性、宛若家宅的空間裡,享受細緻的專人服務與匯集山珍海味的時令滋味。然而當客人對蔬食的詢問度愈來愈高,餐廳也自我挑戰,在今冬首次開出以「淺嚐」為題的蔬食菜單,選用台灣小農契作的優質蔬果,捨去複雜的烹調技法與調味,有不少菜色都以「原始風味」決勝負!
以頭盤來說,便有純以鹽焗方式呈現銀杏風味的「鹽焗白果」;也有選用栗子南瓜搭配苗栗桂花蜜浸泡3小時後蜜熟,南瓜中心還包夾來自苗栗公館雞心棗的「南瓜蜜棗」;看似樸實無華的「炸晚香筍」則是主廚取嫩部加上自調脆漿粉,酥炸來自雲林的晚香玉筍而成,口感爽脆清甜;還有一道讓人印象深刻的「嗆拌芽菜」,使用苗栗獅潭喝山泉水長大的芽菜,包括花生苗、黑豆苗、葵花苗、紅莧菜苗與紫蘿蔔苗,有的僅泡冰水保持脆度,有的則依特性下鍋汆燙數秒撈起,加入鮮蒜與陳醋簡單調味生拌,再放上酥炸過的馬鈴薯絲增添口感,鮮脆中微帶辛辣又爽口,正是開胃好菜。
有趣的是還有一道集結了花生、小芋頭、蓮藕、菱角、金時地瓜與山藥的「五穀豐收」,原來是因許多人對蔬食總有「吃不飽」的既定印象,餐廳總監在設計菜單時特別加入澱粉較多的根莖類與花生,讓人吃了較有飽足感,主廚以清蒸方式帶出各食材原味,也可蘸取以甜麵醬、無豆豆瓣醬炒製調和的醬料,增添幾分鹹甘。
接著喝下一碗「精力蔬菜湯」,揭開熱菜序幕。湯品先將紅蘿蔔、牛蒡、玉米、西芹與番茄等蒸過,再與腰果煮成湯,待腰果油脂與蛋白質釋放,和多種蔬菜風味融合為一,天然鮮甜的滋味既單純又餘韻悠長。熱菜中亦有不少或在視覺上或在吃法上帶來驚喜,像是以生春捲皮包覆、翠綠討喜的「翡翠福袋」,可透過透明福袋看見包覆其中的豌豆仁、洋地瓜、杏鮑菇與北菇等拌炒的餡料,福袋底部還有一層帶著淡淡酒香的花雕蒸蛋,連著蒸蛋與福袋一同舀起,大口咬下層次豐富。
而「紅燒菌菇煲」則使用選自新社、埔里、竹山與溪州等地的菌菇,一鍋之中包括鴻喜菇、美白菇、鮑魚菇、羊肚菌與猴頭菇等,搭配雞蛋豆腐紅燒,濃郁美味;「木須豆腐花」更是有趣,是以嘉義十甲農場的有機黃豆做成豆腐腦,澆淋上以滑菇、金針菇、黑木耳與蛋花做成的熱羹湯,口感自帶稠滑,再添點醋與油潑辣子,辛香提味、入口即化。
喜歡酥脆口感的人則會愛上「蟲草花腐皮捲」,以春捲皮包裹蟲草花、金針菇、香菇絲、銀芽與腐皮,入鍋炸至香酥,不僅有腐皮香氣也有蔬菜絲與菇類口感;而發源於印尼、近年常見於蔬食料理的「天貝」,是一種天然發酵黃豆製品,主廚將之與皮蛋、韭菜花、四季豆與豆豉等拌炒,做成醬香濃郁的「欖豉炒天貝」,再以爽脆美生菜包起享用,宛如蔬食版蝦鬆。
其他菜色還包括帶有回甘香氣與鍋巴的「梅菜煲仔飯」、使用苗栗公館首烏片、冬蟲夏草與靈芝的滋補湯品「蟲草首烏清湯」,及以手工自製流沙芝麻球搭配桂圓燉官燕的甜品等,就連招待菜色「天香小炒」,以大火快炒臭豆腐條、菜脯條與蒜苗,亦是鑊氣十足。一桌35,000元的蔬食宴席不強調華麗擺盤,反而讓吃慣了大魚大肉的饕客們,可以從各地蒐羅的好食材中,專注感受在地風土、食材原味,以及透過味蕾進行一場身心靈淨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