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黨鏖戰2/沒名小歐盟平地一聲雷 議題亮點搏眼球
記者:顏瑋辰 | 2024-02-04 06:00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小歐盟)選前與台灣親子共學教育基金會合辦親子市集,活動結合議題宣傳小歐盟的政見理念。(圖/翻攝自小歐盟臉書)
甫落幕的第11屆不分區立委選舉中,主打「家內民主」等議題的「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小歐盟)是由一群地方媽媽組成,沒有強而有力的經費奧援,卻執意想樹立自己的選舉風格,希望透過議題的街坊宣講,衝破大黨環伺的既有框架。
具台大電子工程系碩士背景,曾在竹科服務多年的小歐盟執委沈佩玲說,小歐盟原為一群台灣地方媽媽於2017年成立的政治組織,後於2019年改組並向內政部登記為政黨,以「小民參政」為口號,雖是柔性政黨,但立志永續經營。主打兒福、親子、勞動、環保議題,在小黨環伺中走出自己風格,沒有實體辦公室、明星級戰將,更無大型媒體奧援,全力在網路上與各地街口市集中游擊宣傳,卻意外豐收12萬8,613張選票,得票率達0.93%,格外感謝所有支持者。
沈佩玲攤開統計數據表示,小歐盟創黨以來至1月底,黨員人數正式突破120人,其中9成是女性,以40~50歲為大宗。雖然多數為人母角色,中間卻也不乏女同志與單身女子,共同因「小民參政」而結緣打拼。特別的是,小歐盟首發主打兒童,因此政見發表會與市集活動設計,第一考慮就是「讓孩子聽得懂」,從小網羅潛在支持者,未來有望生生不息,將重整旗鼓,自2年後的縣市議員選戰重新出發「2026我們不會缺席。」
本次支持小歐盟的大學生首投族陳小姐表示,自己看了選舉公報中小歐盟的設計格式用心,內容頗有共鳴,自己也愛逛市集,未來會常參加小歐盟活動;而66歲已退休的王先生則說,曾在市場遇過小歐盟宣傳,「見面三分情」就投下去了,不過細看理念自己也很認同,未來也會持續支持。
中山大學政研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分析,愈來愈多選民不受傳統大黨束縛,在不分區選票中以政策主張為投票思考,而小歐盟成員的女性特質,本就容易吸引好感度,也才讓小歐盟有機會被這麼多人看見而支持。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王業立則提醒,如同其他小黨課題,或許一開始民眾是基於新鮮甚至同情,進而投票支持。然而長期財源穩定很重要,除了線下實體活動外,也能緊追時事議題,不定期發表新聞稿說明立場,才能持續維持聲量,繼而鞏固支持者與穩定經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