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焦點

幽靈路燈電費照繳 監院糾正台電憂錯誤訊息恐釀工安意外

監察院發布糾正案指出,台電公司對「水銀路燈」汰除資訊更新緩慢。(圖/報系資料庫)

監察院7日指出,為節能減碳,政府核定水銀路燈落日計畫近10年,儘管早已汰除完成,台電公司卻有多處遲未更新登載路燈機種,甚或已移除路燈處,繳費資訊未即時更新,造成地方政府還得花公帑替「幽靈路燈」繳費等浪費公帑情況,因此通過糾正台電公司。

監委陳景峻、郭文東及張菊芳表示,行政院2014年核定水銀路燈落日計畫,當初期許台灣能成為全球第一個全面淘汰水銀路燈的國家,以減輕電費與保固期間維護費支出,而2017年起經濟部也公告禁用水銀路燈。然而,公告禁用水銀路燈後,竟還有新增水銀路燈登記,或是水銀路燈汰換為LED路燈後,遲未辦理用電變更,繼續以較高的一般電燈費率繳費,「把公告當玩笑」。

陳景峻8日接受CTWANT採訪指出,此案調查下去發現,還有早已廢除或移置的路燈,遲未辦理廢止用電,而像人有戶籍一樣,只要有路燈「電籍」,就必須繳納「基礎電費」,導致地方縣市政府與公所仍需持續繳費卻仍持續繳費等浪費公帑情況。

陳景峻舉例,2019年10月底審計部去文台電要求曾清查包制公用路燈設置情形資料,當時尚有4.96萬盞水銀路燈。而在2023年5月再查,全台僅剩5,950盞水銀路燈。乍看以為是短時間汰換水銀路燈有成。然而,經監院調查發現,竟是因2019年台電公司重複計算6,458盞,另有路燈網路系統燈別誤植2萬盞「計算如此草率」。

監察院官員感嘆,台電公司路燈網路系統建置有欠周妥,資料登錄及統計作業又不嚴謹,主管人員也沒善盡督導之責,加上公司長期疏於維持系統資料的正確性,導致資料嚴重錯誤,台電內部若提供維修人員錯誤資料,造成維修延遲甚至工安意外,「後果不堪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