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沒有解毒劑」致死率達4成!毒物醫洪東榮曝:可嘗試「1方法」救命
編輯:謝佳娟 | 2024-03-29 08:35
寶林茶室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案,毒物醫師洪東榮認為,或許可嘗試使用NAC當解毒劑,搶救米酵菌酸中毒患者。(圖/翻攝自寶林茶室官網)
台北市遠百信義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案,導致2人死亡、5人重症命危,衛生福利部昨(28日)召開記者會,指出解剖死者後發現,檢體中確定採樣到「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而這也是台灣首次檢出該毒素,事實上米酵菌酸毒性相當兇猛,只要些許劑量就可能喪命,且目前仍無有效治療方法。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建議,或許可嘗試使用「乙醯半胱胺酸」(N-Acetyl Cystein,NAC)解毒劑來救治中毒患者。
洪東榮表示,毒性十分猛烈的米酵菌酸,只要被人體攝入1至1.5毫克就能致命,當粒線體遭到毒素入侵,包括腦、肝臟、腎臟等器官及身體組織都會受到損害,無法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機能,且一旦細胞壞死是不可逆的傷害,更沒有解毒劑能讓粒線體恢復功能,因此「米酵菌酸中毒」的死亡率高達4成以上。
目前醫院救治肝腎衰竭的患者,大多以支持性療法為主,或是採用血液透析(洗腎)、血漿置換術,移除體內毒素,醫界對於米酵菌酸中毒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只能仰賴身體器官自我修復,洪東榮認為,或許可嘗試使用「乙醯半胱胺酸」(N-Acetyl Cystein,NAC)解毒劑來救治中毒患者。
他解釋,此種解毒劑通常用來治療「乙醯氨酚」中毒患者,像是服用過量普拿疼,由於乙酼氨酚與米酵菌酸有不少相似中毒症狀,嘗試用它作為解毒劑,可能對於搶救米酵菌酸中毒的患者有助益。
針對使用NAC當解毒劑,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持不同看法,他指出以中毒患者的病況而言,只能透過血漿置換術清除毒素,緩解病程發展,要想使用NAC救命恐怕有一定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