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健康

全台飆高溫!10天418人熱傷害 醫示警:不渴也要喝水

全台氣溫炎熱令人難受。圖為民眾在行走時用外套披在頭上來抵擋陽光的照射。(圖/報系資料照)

全台氣溫炎熱令人難受,根據衛福部統計,7月截至10日,全台已有418人次因熱傷害就醫,已接近去年7月全月的一半,光是6日一天就高達50人次。醫師指出,氣溫超過30℃時,每上升1℃,死亡風險就上升3%,炎炎夏日應避免在中午到下午3點進行戶外活動,如須外出,務必每15到20分鐘喝一次水,不口渴也要喝。

今年7月才過不到一半,全台熱傷害就診已累計418人次,平均每天有41人次。相較去年7月全月熱傷害就診累計887人次,今年恐怕會更多。衛福部說明熱傷害定義,包括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熱水腫等,以及氣候過熱導致的意外事故等。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醫師鍾稟彥說,熱中暑的早期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噁心、皮膚發紅發熱且乾燥、心跳加快和呼吸急促,若不及時處理,症狀往往會迅速惡化,出現高燒(體溫超過40°C)、意識混亂、抽搐甚至昏迷。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榮譽理事長、高雄榮總重症醫學部教授黃偉春指出,高溫環境下會導致水分蒸散,血液變得濃稠,血管內皮容易受損而產生血栓,導致心肌梗塞。而水分蒸發也會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太高或太低都可能引發心律不整。

鍾稟彥提醒,應盡量避免在最熱的時段外出,通常是中午到下午3點。如必須外出,要確保充分補水,每15至20分鐘喝一次水,即使不口渴也要主動飲水,穿著寬鬆、淺色、透氣的衣物有助於散熱,對於必須在高溫環境工作的人,應調整作息,增加休息頻率,並在陰涼處休息。

室內也不可輕忽熱傷害,尤其高齡、慢性病族群更要留意。黃偉春說,當氣溫超過30℃,每上升1℃,整體死亡風險就會上升3%。一旦環境溫度超過30℃,就要想辦法降溫,最重要的是保持體內水分充足,每天飲水量應達到2000到3000毫升,保護自己避免因熱傷害而造成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