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焦點

文資劊子手2/提列空窗期拆房竟輕罰 北市文資退回多案驚見彭振聲穿梭

溫州街緊鄰台灣大學校區,台大教職員工舊宿舍群超過20戶,在校方決定改建前,留下獨特的寧靜與難以取代的人文風景。(圖/報系資料照)

北市溫州街位在北市大安區精華地帶,於日本時期「昭和町」便以屋舍儼然、居民素質整齊聞名。如今因地主台灣大學有意開發,儘管文史工作者因著《文化資產保存法》想拚認列文資,卻屢屢在提報時遭北市府「退回」。專家批評,《文資法》已淪「無牙老虎」。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兼任教授蕭文杰表示,台灣大學多年來打著活化校產的名號,溫州街一幢幢有故事的老屋,在台大眼中都是一隻隻鮮美多汁的肥羊,而為了規避環境影響評估面積與文史團體抗議,台大會以「化整為零」的開發法,跳蛙式無預警拆房,每當風聞任何一塊建築將被摧毀,趕緊提報文化資產審議時,往往早已趕不上怪手的無情摧殘。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林曉薇則說明,一般文資審查會議,必須由所有權人申請,或由其他機關或自然人提報,而所在地方政府,必須先邀請文化資產專家,辦理現場勘查並彙整意見,再召開審查會議,若認為有重視必要,第一步會「列冊追蹤」,而主管機關定期訪視後,確認有必要認列文化資產,才會進一步函報文化部文資局。

蕭文杰回顧,「文化資產」概念在台灣濫觴於戒嚴時期台北市基隆河濱「林安泰古厝」保存運動,接著在921地震全台不少老屋毀壞後正式修訂,然而「魔鬼藏在細節中」,地方政府才握有實際主導權。他說,若首長有意開發,那麼邀請的「文化資產專家」便會以「不認列」文化資產者為主,過去柯市府時期,主要都是由升任副市長的工務局長彭振聲主持文資會議,像是臺靜農故居保存案、北投洲美汾陽郭家古宅等,都有彭振聲穿梭的痕跡。結果這些提報的文化資產,審議後大多遭退回,地方文史工作者找上了時任台大校長管中閔,臺靜農故居才保了下來;但事涉千億北士科開發案的洲美郭家古宅,便接連發生離奇詭異之事。

蕭文杰說,因為在提報文化資產審議的漫長空窗期間,土地並沒有被限制不得拆除,北投洲美郭家古宅便是在提報期間,離奇地遭隔壁工地廠商「誤拆」,最後僅行政罰輕輕了事,而此案文資審議主導者,竟是近日風波不斷的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蕭文杰質疑,彭振聲在2018年10月北士科誤拆案後,12月便轉身從工務局長躍為副市長,加上非常多北市府文資審議卡關的會議都為彭振聲主持,種種行徑宛如「文資劊子手」。

2018年北投洲美汾陽郭家古厝在文資審議階段,卻無預警遭隔壁工地「誤拆」,文史工作者質疑斧鑿斑斑,更直言這類怪象各地都有,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10條授予中央「甩鍋」不作為釀禍。(圖/讀者提供)

蕭文杰指出,中央政府能如此甩鍋,地方政府更毫不掩飾扮起「文資土皇帝」,都是因著《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10條惡法當護身符。他說,這條法律寫到,依照地方自治精神,若提報疑似文化資產,必須向地方政府陳報,只有地方政府「不作為」時,才有中央政府介入的空間,但若地方政府的「作為」是「不予列入文資保存」,則中央就可以大辣辣「躺平」,因為地方政府已經處理,如此一來陳情人根本求助無門,《文化資產保存法》形同具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兼任教授蕭文杰長年維護文資保存,對各地方政府為了開發利益而無所不用其極阻擋文化資產列管,相當不以為然。(圖/蕭文杰 攝)

在地多年的「欒樹下」書店老闆趙瑜玲感嘆,台大城鄉所與歷史系對建築歷史保存學者甚多,面對台大自身的「鴨霸」行為卻全部噤聲,得要由在地「小蝦米」來對抗,過去在地人曾團結發起「昭和町」全區保存活動,也是送到北市府就被「退件」,眼見文化資產都要拆光了,政府才假惺惺地翻找法律「卸責」,下一代對本土缺乏認知,與政府「地方創生」理念背道而馳,讓下一代成為「故鄉的異鄉人」,何其諷刺。

採訪末了,趙瑜玲站在書店門口,指著斜對角拔地而起的新建案說,台大椰林大道是由園藝系教授中村三八夫設計,而這裡就是他的故居,COVID-19新冠疫情前,有天一早自己來書店拿工作電腦,看到對面圍起了圍籬,因為趕著搭高鐵去高雄開會沒有多想,晚上回到書店結帳,再抬頭,「啪,沒了」。「還要這樣搞嗎」?她眼神中透露對文化沙漠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