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綜合
香菜的起源?農糧署揭「最初用途」 台灣吃法大不同
編輯:李羿璇 | 2024-11-30 10:27
農糧署也透露香菜的前世今生,台灣的用法更是與眾不同。(示意圖/翻攝Pexels)
香菜向來引發兩極化的討論,愛它的人視為美食靈魂,討厭的人則敬而遠之。其實香菜的歷史悠久、用途多元,甚至還能製作香菜麵、香菜酒,以及可當沖泡飲料的香菜粉。日前農糧署也透露香菜的前世今生,台灣的用法更是與眾不同。
農業部農糧署在臉書指出,「香菜是芫荽(ㄩㄢˊ ㄙㄨㄟ)的別名,相傳起源於西歐或歐洲一帶的地中海地區」。原產於西歐或地中海地區,早在西元前2000年,人們便使用香菜種子作為香料或釀酒材料。
不過香菜於清初由華南引入台灣,使用方式轉為以新鮮葉片為主,廣泛應用於調味與增添香氣。台灣人偏好使用新鮮葉片為湯菜調味、增色添香,從麵線、貢丸湯、豬血糕、臭豆腐等小吃,到火鍋、披薩、等主食都能看見香菜的身影。
農糧署說明,台灣香菜主要分為大葉和小葉兩種品種。大葉香菜植株較高、產量多;小葉香菜則香氣濃郁,但植株較矮,目前國內年產量約為1976公噸,其中彰化縣為最大產區,佔全國65%以上,集中於溪洲、埤頭、二林及北斗地區。
農糧署也提供實用的香菜保存技巧,若是冷藏保存可以放3至5天,噴水後用白報紙包裹,裝入塑膠袋冷藏;水養保存可以放2至3周,去除黃葉、爛葉與根部,放入保鮮盒並加入飲用水,每三天更換一次水;冷凍保存則可以放1個月,只要洗淨擦乾後切段,放入保鮮袋冷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