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卡特過世 學者指任內政策對兩岸影響既深且遠
記者:薛孟杰 | 2024-12-30 11:51
美國前總統卡特過世,成為美國最長壽的總統,圖為2014年9月4日,美國前總統卡特在北京出席中美建交35周年招待會。(圖/中新社)
根據外電報導,美國第39任總統、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在美國時間周日(29日)下午,於喬治亞州普萊恩斯家中去世,享年100歲,他是美國歷史上最長壽的領導人,任內促成美中建交,並同時通過美國國會制定的「台灣關係法」,成為影響海峽兩岸政治最深遠的美國總統之一。
清華大學助理教授何志勇今天於臉書貼文指出,卡特是農民之子、幼年居住在喬治亞州黑人區,成長背景讓他推動美國民權運動不遺餘力,並極力爭取美國黑人應有的公民權,曾在1977年總統就職典禮上,高呼「種族隔離的時代已經結束」。
何志勇說,早在卡特擔任喬治亞州州長的任內,就大量啟用黑人擔任政務官,人數從原本的3人,增加的53人,州政府的黑人員工佔比,也提升到25%,卡特擔任總統後,任命女性與「有色人種」在聯邦司法機關工作的人數,也超過所有在他之前美國總統們的總和,在當時的美國並不常見,卡特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可說實至名歸。
但他也說,對中華民國而言,卡特卻是影響國家命運最深遠的美國總統之一,中華民國國民永遠不會也不該忘記,因為卡特曾選擇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共建交。但何志勇說,許多學者都認為,如果不是當年美國爆發「水門案」,讓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提早辭職下台,宣布 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的美國總統,恐怕會是昔日「最反共」的前總統尼克森。
何志勇表示,因為卡特與中華民國斷交,美國與中華民國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失效,
不僅中華民國與美國的「盟邦」(軍事同盟)地位不再,正式外交關係也終止。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曾規定,條約終止必須提早一年通知,因此在1979年元旦「中美斷交」後,美國國務院通知中華民國《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將在隔年1980年元旦終止。換言之,如果1979年元旦之後,到1980年元旦之間,美國雖然已不承認中華民國,但萬一台海發生衝突,依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還是必須協防台灣的,但由於該情境終究沒發生,卡特政府是否曾想過當時兩岸若發兵戎相見,會如何因應?尤其當年「中美斷交」導致台海局勢劇變,影響迄今仍在海峽兩岸間持續發酵,卡特當年的決策過程與考量,將留待後世歷史逐一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