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綜合

「電車問題」造成選擇困難 或許還有其他答案?

電車問題考驗著人性及倫理。(圖/unsplash)

在人工智能急速開發的現在,自動駕駛已經是很重要的課題,但是「有軌電車難題(以下簡稱「電車難題」)」卻成為自動車的問題。2018年麻省理工大學曾發表論文,探討相關問題,但現在卻有新的研究出現:「若是能有第三個選擇,答案還會一樣嗎?」。

電車難題是哲學家福特(Philippa Ruth Foot)所提出。「突然暴走的電車,直走的路上有5個作業員在軌道上,但車上有控制方向的分歧器,另一條路則只有1位作業員,你會選擇原來的路線,還是轉向選擇1位作業員的軌道?」

比起人工智能的問題,這種牽涉到倫理的問題,讓麻省理工的研究團隊,決定在網路上收集答案,最後收集233個國家及地區、共計4千萬件的資訊,卻發現答案傾向「不撞人改撞動物」、「撞老人不撞年輕人」及「撞男生不撞女生」。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大學教授強納(Johannes Bigman)及卡特(Kart Grey)主張,麻省理工大學的實驗沒有第三個選項「平等對待所有人」,造成結果的偏頗。

兩位教授在同樣的問題上,讓答案多出第3個選擇,結果卻發現,參與者多半選擇第三個答案。

例如,「救老人然後讓年輕人被撞,還是撞老人選擇救年輕人」的題目上,若是增加「平等以對」的選項,原本90%選擇救年輕人,但會變成80%平等以對。研究團隊最終認為,強制決定往往會隱藏人們最真實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