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健康

路邊野菇不要採!南投男採不明菇菌煮食 一家5口中毒送醫 

梅雨季毒菇到 台灣最常見的惹禍菇,圖為綠褶菇!( 圖/衛福部)

梅雨季節來臨,高溫潮濕的氣候,同時也為菇菌類提供極佳的生長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民眾可在林間、田埂邊和草原上發現許多不知名的野菇,由於蕈類不容易從外觀或形狀來判定是否有毒,每到這個季節就會傳出有人誤食不明菇菌中毒!

採路邊不明野菇煮湯,一家五口中毒送醫!( 圖/衛福部)

南投縣埔里鎮就有一家5口,20日採集了不明菇類食用後出現中毒症狀送醫,經埔里基督教醫院搶救保住一命,22日還在住院觀察治療中。據患者描述,傍晚他們在埔里南安路中興大學實驗林內草地上,發現長了許多白色菇菌,採集回家煮了一鍋野菇湯,與家人共食,農委會特生中心副研究員林子超,從吃剩的野菇照判斷,這是具毒性的「綠褶菇」。

調查後發現,男子一家誤食的是綠褶菇!( 圖/衛福部)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顯示「綠褶菇 (Chlorophyllum molybdites(Meyer: Fr.) Massee)」屬中至大型菇菌,多生長於低海拔闊葉樹林地、草地或農地,為一種有毒不可食用的菇類,其外表顏色淺不鮮豔,與可食用之白色雨傘菇 (Macrolepiota procera)及雞肉絲菇 (Termitomycesalbuminosus)相似,常被混淆。

林子超也表示,綠褶菇外型酷似秀色可餐的野菇,是「台灣易惹事毒菇類」榜首,誤食輕則上吐下瀉,嚴重時恐致命。民眾普遍認為菇類若有昆蟲啃食就是無毒,或拿來餵雞隻等動物「試毒」,來判定野菇是否可食用,不過林子超表示這都是錯誤的觀念。他指出,有些昆蟲或動物的體質或消化系統,跟人類是不一樣的,因此生長在野外的真菌或野菇,若沒有專業判定經驗,最好不要去碰觸或採集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