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爭奪戰5/金融高手改種電 蔡佳晋失眠自嘲比金融海嘯還難
記者:胡華勝 | 2020-08-02 06:00
寶晶在董事長蔡佳晋帶領下,規劃在屏東打造300MW的太陽能電站;他認為,太陽光電的發展賦予不利耕作的農地全新的價值。(圖/王永泰、黃威彬攝)
本刊調查,10多年前就投入種電的農民,租金收入較高,隨著愈來愈多農民投入,租金收入陸續遞減,目前加入種電的農民,每年每分地(約293坪)僅可獲得4萬元的租金。
如今已在屏東縣承租100公頃農地用以種電的蔡佳晋表示:「100公頃大概有300塊土地,每塊地約3分大(約880坪),共有3、4個人持分,算起來目前種電的農民約900人,都能得到租金收入。」
蔡佳晋曾任「國際票券」總經理,2年多前在「寶佳機構」副董事長林家宏邀請下,加入寶佳機構處理投資事務。在他的建議下,寶佳機構等股東合資12.4億元(目標40億元)成立寶晶,團隊總經理許桂章出身電池模組產業,處長陳宏基擁有台電四十年的輸配電經驗,協理賴泓賓則曾參與核四、北高捷運土木工程。
「這是我做過最艱難的事業!例如整地時發現鱷魚、農民希望我們幫忙加高堤防、淹水時里長要求幫忙抽水等等,只要我們能力許可,都盡量幫忙解決。」蔡佳晋談起承租農地種電,坦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太雜,經歷無數次金融危機從未失眠的他,投入太陽能發電後,曾一度失眠5、6晚。
「先前有一塊30公頃的農地,八八風災後變成長年淹水無法耕作的大池塘,其中有7、8公頃是寶晶開發的。我們請教在德國、日本有超過2GW開發經驗的德國廠商怎麼做,他們看完後說『I have no idea.』(我不知道)。這讓我備受困擾,到底要不要投入這個案子?」
眼看競爭對手緊追在後,蔡佳晋腦中浮現一個念頭:「這個案子若不做,也不知道有什麼案子可以做。」索性硬著頭皮簽約,靠著團隊合作,關關難過關關過,開發水面型太陽光電設施,解決水池問題,種電面積從7、8公頃擴增為20多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