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即時

網紅寶爺驚爆腦中風 若肌肉痙攣將影響復原狀況

網紅梁嘉銘(寶爺)驚爆腦中風,妻子在臉書發文證實,並預告將「生龍活虎」回歸。(圖/翻攝自臉書粉絲頁《寶爺的戲夢人生》)

經常在臉書仗義直言,砲轟不公義事件的網紅梁嘉銘(寶爺)驚爆腦中風,寶爺的妻子也在臉書發文,詳述丈夫從7/10倒下、送醫急救的過程,幸好第一時間搶救得宜,因此寶爺已經清醒,目前住院治療已經6周,寶爺的妻子也預告丈夫再過一陣子就會生龍活虎的出現在大家面前,而且還是過去那個詼諧又幽默的他,意指寶爺恢復良好,大腦並未受到太大傷害。

其實許多腦中風患者並沒有如寶爺幸運,調查顯示,腦中風是國人失能與死亡主因,每年約有一萬三千多人死於腦中風,每年新增約三萬腦中風病患,其中逾半患者在急性期過後仍處於失能狀態,是我國成人殘障主因之一,後續頻繁就醫也造成照顧者及家庭經濟沈重負擔。

台灣神經學學會陳柔賢理事長指出,在腦中風的急性期後,除了預防再次中風,更要積極復健。若患者有痙攣的早期症狀,例如肌肉緊繃無法完全伸展,就有可能出現腦中風後的肌肉痙攣,復健效果將大受影響,導致復原狀況也不理想。

曾是美髮設計師的劉先生兩年前發生腦中風,一夜之間從獨立的大男孩,突然變成凡事都需要旁人協助的病人,他在急性期過後便每天積極地復健,短時間內雖有進步,不過數個月後便因為肢體痙攣張力過大,復健進度延宕了整整一年,難以言喻心中的失落感。他在醫師建議下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施打一週即明顯感受到手腳肌肉放鬆,「雖然在別人眼裡只是二到三公分移動的幅度,但對於停滯一年的我,就是最大的進步!」

目前中風後肢體痙攣的治療多元,包括復健運動等非藥物治療、手術治療、脊髓腔內投藥、口服抗痙攣藥物,與局部注射肉毒桿菌素等。但中重度肢體痙攣患者使用口服抗痙攣藥物效果不佳,且有嗜睡的副作用。陳柔賢理事長表示,健保已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用於腦中風引發的上肢與下肢肢體痙攣,患者及照護者可積極與神經內科或復健科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計畫。醫師依據患者的病情與需求,注射在需要治療的肌肉,約三到六個月施打一次,患者在施打一到兩週內便能感受到治療的效果,也希望病友能把握時間積極復健,因為如果沒有過強的肌肉張力,患者復健訓練的效果將更加顯著。此外,患者也要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積極控制三高,定時檢查與按時服藥,避免再次中風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