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愛現金 台灣邁向無現金化2036年再說
記者:工商時報陳碧芬 | 2020-09-17 08:26
台灣民眾的消費支付,以現金和信用卡居多。(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政府對於數位金融、行動支付政策目標喊得震天響,渣打集團16日公布全球消費金融客群調查,範圍包括美國、香港等12個全球重點市場,結果台灣民眾評估「台灣徹底轉型為無現金社會的可能時間點」將會落在2036年,遠慢於其他國家,連非洲肯亞受訪者都認為肯亞能在2033年就徹底轉型為無現金社會。
「邁向無現金化」是金融領域發生結構性改變的觀察選項之一,該調查中,平均64%的全球受訪者認為,自己所在的國家「將逐漸邁向無現金化」,台灣的比重為56%,僅高於巴基斯坦(39%)和美國(52%);和台灣競爭金融科技區域中心的香港和台灣同樣為64%、新加坡79%。
渣打集團表示,此次調查涵蓋全球12個市場、12,000位年滿18歲的消費者,調查計畫分為三階段,依序探討消費者疫情過後的收入、消費與財富管理觀念,先前已發布疫後收入報告,本次問卷則聚焦在疫情過後,全球消費習慣的轉變,其中現金使用項目,在疫情期間多數市場發生明顯改變,加速全球無現金化腳步。
過去許多調查已凸顯台灣民眾的消費支付,以現金和信用卡居多,尤其是非城市地區,現金成為唯一支付工具,行動支付、電子票證等占比已出現停滯。
渣打銀行公關暨行銷長陳穎勳表示,加速數位化腳步是疫情對全球消費模式帶來的衝擊之一,此次的全球調查結果也顯示,疫情讓消費者遠離實體消費,48%的消費者也因此會更喜歡線上支付,因此才會出現幾乎三分之二(64%)的消費者期望自己的國家能實現無現金消費。
由於疫情可能透過現金流傳,此項疑慮也影響各國民眾使用ATM的行為,渣打集團指出,調查發現,多數市場中在疫情期間的ATM使用頻率大幅降低,目前ATM現金提款的使用率約只有兩年前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