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時事

罵錯人了!當初控廠商乙烯外洩 高市府今證實地下水才是元凶

高市副市長林欽榮(中)召開記者會,說明乙烯外洩調查結果。(圖/中國時報柯宗緯攝)

高雄前鎮區乙烯外洩事件,事隔13天,高市府今天(25日)召開記者會說明調查結果,經過250個小時排驅、持壓,證實並非第一時間所指的乙烯管線外洩,元凶為原住民故事館地下水汙染,已向環保署爭取到1500萬元經費,後續將啟動整治工程。

負責督導該案的副市長林欽榮指出,經環保局、經發局,及所聘請的第三公證團隊、及DNV GL等查證結果,在歷經長達250個小時持壓,3條乙烯管線壓力在每平方公分35公斤,證實「管線是安全的」,報告書初稿將再補充修正後,送交市長陳其邁核批,並置於高市府網站,供民眾了解始末。

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有機汙染物滲入原民故事館中空的筏基,裡頭屬於厭氧環境,旁邊有化糞池,有營養源進入,降解生物反應產生乙烯氣體,當地下室馬達抽水,乙烯隨著人孔道竄出,而9月19日關閉抽水馬達後,比對關閉前後的乙烯濃度,確實大幅下降。

高市環保局長張瑞琿說明,因地下水汙染,造成乙烯外洩。(圖/中國時報柯宗緯攝)

針對先匡定未來整治範圍,故事館周遭、南邊原住民公園,會立即啟動汙染範圍,並公告劃定該區地下水受汙染使用限制及相關限制事項,未來擬採取化學氧化或現在生物整治等工法改善,不過實際工法將依後續調查評估決定。

經發局長廖泰翔指出,雖然經調查鄰近工業管線查無洩漏,後續將以最高標準進行管線復氣審查。林欽榮強調,何時恢復供氣,必須依據《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管理維護辦法》第13條,進行管線安全評估,確保安全無疑下,就能重啟。

然而,乙烯事件第一時間,市府將矛頭指向華運及3條乙烯管線,調查結果出爐,無疑是自打臉,是否將賠償業者損失?高市法制局認為,依法有據,業者是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且在業者同意下配合調查,沒有賠不賠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