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焦點

108課綱挪英文課時數上本土語言 引4委員不滿爆辭職

教育部課審會國中分組有4位委員辭職,導致運作出現困難。(圖/林志成攝)

因應《國家語言發展法》規定要將國家語言在國民教育階段納為部定課程,教育部召開課審會調整108課綱,不過課審會國中分組有4位委員不滿國中三年每周一節挪去教本土語言,將影響到英語等語言的教學,因此辭去課審委員職務,導致課審會運作大受影響。

教育部表示,10月25日召開之課審會審議大會109年度第5次會議,針對國民中學之課程架構部分進行討論,會中有4位委員中途離席、隨後遞出請辭書;由於4位委員請辭,故往後數次會議,將持續進行意見交流,但暫不作成決議。在今年11月24日以後,課審會將重新組成,將盡速接續完成課綱修訂草案之審議。

因應《國家語言發展法》規定,自111學年度起,應於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將國家語言列為部定課程。目前本土語言在國小是必修、國中選修,但因應《國家語言發展法》的施行,本土語言除了原先的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語外,手語及閩東語(馬祖及桃園人使用)也納入。

教育部召開課審大會討論調整108課綱,國家教育研究院規畫7至9年級每周1節本土語部定課程,國中分組決議後提出「不通過」意見,並自行提出「將本土語文/台灣手語,7年級納入部定課程,8、9年級納入彈性學習課程。7年級部定課程本土語文/台灣手語一學年規畫每周1節」的案子,但未獲支持。

國中分組的提案未獲支持,因此有4位委員因此辭職,導致課審大會代表性不足,暫時無法運作。一位辭職的課審委員表示,政府說要推動雙語國家政策,但這次調整108課綱,國中9年級每周要上1節本土語,可能排擠到英語課,她無法接受。

教育部說,尊重課審會之民主運作機制,課審會11月24日重新組成後,將持續依法進行課綱審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