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團隊突破技術限制 常溫下數分內生產「鑽石」成功
編輯:廖梓翔 | 2020-11-23 10:23
過往生產人工鑽石都要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現在最新的方法可以在常溫中施以高壓就足以達成。(示意圖/pixabay)
在商業宣傳口號的洗腦下,鑽石成為愛情堅定不移的象徵。事實上,自然界中鑽石也是屬於最堅硬的礦物,其價格也居高不下,雖然後續也有科學家發明人造鑽石的方法,但條件仍受限於高壓、高溫的環境條件。可近日就有澳洲團隊突破技術限制,在常溫下,僅耗費數分鐘就能成功打造人工鑽石。
根據《CNN》報導指出,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墨爾本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合作的研究小組,18日發表聲明,他們在常溫下用高壓碳進行加工,最後成功製作出人造鑽石,打破過去侷限在高壓、高溫環境才能製作人造鑽石的技術限制。據悉,該研究小組施加的壓力之大,相當於是640頭非洲象的重量擠在一個芭雷舞鞋尖上。
據悉,自1879年開始,就有科學家提出鑽石和成的假設,但當時並沒有足夠技術付諸實行。後來在1940年代,美國、蘇聯、瑞典開始研究人工鑽石的可能性,並發現了CVD(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與HPHT(高溫高壓,High-Pressure High-Temperature)兩種合成技術。後來在1990年出現第三種爆壓法合成技術。在此之前,不管是人工鑽石還是自然鑽石,都受限在高溫、高壓的環境條件下才能生成鑽石。
但這次澳洲研究小組的技術,是在室溫下,透過對碳施以高壓的方式來生成鑽石,最終達成的效果足以令人驚喜,而且難能可貴的是,比起過去的製作方法來講,研究小組的常溫高壓法,成本上較過去便宜,生產效率上也比過去好。研究小組人員也解釋,目前已經可以在短時間內製作珠寶等級的人工鑽石,以及比鑽石還硬的藍絲黛爾石(Lonsdaleite),該礦石是在1967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隕石坑中發現,硬度高出鑽石58%,擁有極高的工業價值。